漳州景点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
-
陈政墓
陈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唐总章二年(669年),因泉州和潮州发生农民起义,陈政奉旨来闽“平乱”。公元677年4月,陈政病殁,葬于将军山。其子陈元光袭其职。唐垂拱二年(6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于云霄县西林村建立漳州府,从此,云霄成为漳州府发祥地,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谒祖。现墓地尚存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附近有磨剑
-
华安土楼
华安土楼位于福建省华安县,土楼现存才68幢,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华安土楼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福建土楼中占据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华安仙都乡大地村的“二宜楼”,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环境最宜居布局最独特防卫最周密外墙最厚实设计最科学壁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国保最早列。位于华安县沙建乡上坪村岱山自然村的“齐云楼”,是福建圆楼现存最古老的一幢。它雄踞小
-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曲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公里。河坑土楼群:由15
-
赵家堡
在福建漳浦县畲乡湖西硕高山下,方圆0.5公里,距城关38公里,距漳州市区90公里,是南宋末年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第10世孙)流亡避难隐居的一个古城堡,俗称赵家堡。1985年,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亡。赵若和为逃避元兵追拿,改姓为黄,在漳浦择地建楼,终世隐居。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朱鉴处理赵若和孙子黄明
-
海月岩
福建海月岩位于漳浦沙西土楼村北侧,梁山东麓,距县城40多公里,背山面海。宋时建,辟石洞为佛台,俯瞰大海,每当月华初上,必照佛顶,故名。岩寺依天然石洞而建,顶盖一巨石,石长31米,宽13米。寺内石壁雕如来佛一尊,旭日初照,谓之“日出窥禅”。中秋之夜(约20时30分),月光经岩下“羊角潭”水,反射佛胸,谓之“月照禅心”。恰如大雄宝殿一副对联所云:“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
-
上坪土楼群
上坪土楼群,位于华安县沙建镇,是我国明确纪年最早的土楼群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被誉为“福建土楼发源地”,主要由历史上第一座福建圆土楼“土楼之母”齐云楼、第一座福建大院式土楼日新楼、第一座福建石土楼升平楼组成。这三座土楼并不是保存完整的土楼,楼内没有居民,但每一座土楼都代表了一种土楼特色,分别展示出土楼居住、土楼建筑和土楼军事等文化主题,不仅让人领略福建土楼深厚的文化魅力,还别有一番残缺与沧桑的美
-
诏安土楼(在田楼)
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现存的土楼有35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60多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在田楼在县城南诏镇以北55公里,属官陂镇大边村,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
-
大地土楼群
大地土楼群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距漳州80公里、距厦门147公里,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和周边的玄天阁、嘉应庙、慈西庵、茶香街等景观组成,是世界文化“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座土楼都是由蒋氏家族在“康乾盛世”所建的大型住宅,他们依据山形地势,建成方圆不同的楼宇,是古代中国夯土建筑一大奇迹。楼群受蜈蚣山、大金面山、虎形山、大龟山、狮子山环抱,其择址
-
九侯山
在诏安县东北,距县城15公里。据宋《漳州图经》记载,大禹的九个子孙入闽居住,死后化为神仙,各主一山,就成了九侯山。 九侯山的九大山峰中,最高为天柱峰,方圆十余里,山上有天开门、五儒书室、棋盘石、天然桥、松涧泉、瀑布泉等24景,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天柱峰半山腰有九侯禅寺,始建于唐朝,历代屡有修缮,为诏安主要寺院之一,俗称九侯岩。山麓有一大石洞,名“陈吊洞”,据说宋
-
世界竹种源
世界竹种源地处华安县城关的龟仔垅,它是目前我国竹子种属最多,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竹子基因库;又是竹源文化将得以最经典体现的景区。华安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带,拥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格外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因此,来自本土及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的400多种珍贵竹种在这里争奇斗艳!世界上最大的竹子、最小的竹子、最花的竹子、最有故事的竹子、最美的竹子、最多节的竹子、最奇形怪状的
-
顺裕楼
顺裕楼,楼名取自“顺时纳祜,裕后光前”。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时,南靖石桥村一带是农民军转战之地,村民损失惨重,但因财力所限无法重修土楼。村民张启根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民国十五年(1926)只身回到石桥,建议修座永定式大圆楼。次年双环式圆楼开工,可惜只修了外圈两层,便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资金短缺停工。再次筹集资金,直到1947年,经过20年的努力,圆楼外墙(四层)和四分之一内墙(两层)才告竣工
-
华安(贡鸭山)国家森林公园
贡鸭山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华安县马坑乡东南部,总面积3000多亩,是省级森林公园,由贡神峰(海拔1276米)、麒麟峰(海拔1369米)和两峰之间凹字形贡神架组成。贡鸭山层峦叠嶂,以巧夺天工巨石百兽聚会图称奇,有凌峰睡守天门千年不醒石狗、回首咆哮山林石狮、追波逐浪石豚、接力爬坡石龟……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此外,贡鸭山茂密树林遮天蔽日,淙淙溪水从身旁穿行而过,即便是在炎热夏日,这里平均气温也只有2
-
绳武楼
绳武楼是一座圆楼,楼门门楣上的石梁已经断裂,但是石刻的三个大字“绳武楼”是楼主叶处侯亲自题写的,遒劲有力,深厚沉雄。楼外径43.8米,墙厚1米,占地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体分内,外双环,内环一层,楼中共有72个开间。其中一二层被等分为12个各有上下开间和一个天井的独立式住屋单元,三楼则为环楼通廊,分二十四个开间,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富丽精工,精美绝伦。其中,仅木
-
汰口兵寨
汰口兵寨坐落于一座龟形山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溪,建筑面积约3800多平方米。正门进去,是鹅卵石铺就的通廊式庭院,俗称“天街”,两侧是各两排的房子,内侧是20间对称的平房,外侧是上下各22间的二层楼房,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外围对称且两侧又各一排,上下各22间的二层楼房绕着古寨,整座楼内“三条巷道四排房子”,被称之为“地巷”。这种兵寨建筑,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寨民可以互相走动,自如应战,在安全方面
-
雨伞楼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双溪村有一座双环圆形状的土楼,因其形状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而得名“雨伞楼”。此楼建于清代,呈圆形状,内环楼直径约24米,中有一水井,土楼上下两层共60间,地面条石铺设呈八卦状。历经风风雨雨和时代变迁,昔日的土楼繁华不再,土楼仅东门保存比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