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景点
武夷的美感在于山,其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拥有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
朱熹故里
朱熹旧居紫阳楼位于五夫镇府前村,内有半亩方塘、灵泉古井及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在紫阳楼附近还有朱子巷、兴贤书院、兴贤古街、朱子社仓(朱熹用以救荒赈灾的粮仓)等古迹。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从15岁起就迁居到闽北,住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一带,由于他在武夷山附近生活了四十多年,因而武夷山被人们视作为朱子理学的发祥地。朱熹曾作过一首《九曲棹歌》,对武夷山九曲的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
-
一线天
一线天,又名灵岩,位于武夷群峰的西南端,是武夷的最奇的岩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一线天,一线天存在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一线天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
-
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贯穿其中,蜿蜒十五华里。又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它全长约9.5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福建省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
-
天游峰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所属景区为天游峰景区。
-
翡翠谷
翡翠谷位于大峡谷西部,长10公里,沿谷一条翡翠溪(又名黄溪洲溪)贯穿全谷。溪中怪石嶙峋,沿溪茂密的森林中有多种动物。鸟类唱鸣呼应,传送天籁之音。整条溪流串连36个碧绿诱人的翡翠潭,闪现妩媚的绿波。谷中还有互叠的瀑布群,壮观而迷人。
-
武夷宫
是武夷山景区的门户,位于九曲溪口,初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宋扩建至300多间。现存两口龙井和万年宫、三清殿。三清殿现在是国际兰亭学院所在地,殿内有四块珍贵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龚一清和现代郭沫若游武夷的诗题。
-
武夷山博物馆
武夷山博物馆建于1993年,为两层楼阁式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有3个展厅和办公室、经营部、会客厅等配套设施。武夷山博物馆门口照墙上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的馆名“武夷山市博物馆”。大门两侧楹联取自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的诗句“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馆内分历史文化陈列室和自然陈列室。历史文化陈列室有楼上楼下两个展厅,各240平方米。
-
玉女峰
江苏第一高峰:位于江苏连云港云台山(Yun-t'ai,Mount)中国江苏省东北部山岭,在连云港市郊。由锦屏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和鹰游山等互不连续的断块山组成。山体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东南侧平缓,西北侧陡削。其中玉女峰海拔625公尺,为江苏省最高点。
-
大王峰
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位万年宫西侧,雄跨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峰顶古木参天,有天鉴池、投龙洞、仙鹤岩、升真观遗址诸胜。南壁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这是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尺许,中凿石级,可拾级盘旋而上。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
-
九曲溪景观
九曲溪景区起于武夷山市星村镇筏游码头,止于九曲溪的终点——一曲溪畔的武夷宫。因景区内有九曲溪萦绕、贯穿而得名。九曲溪的源头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从这座华东大陆最高峰流下的涓涓细流穿峡汇成溪流,全长62.8公里,流域面积5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7亿立方米。两岸植被良好,树绿竹翠,碧水长流。流淌到武夷山市星村镇时,进入风景区,在武夷山景区的群山中盘旋萦绕。它顺流,倒记数经九曲、八曲、
-
虎啸岩
位于二曲溪的南面,海拔510米,该岩四壁耸峙,形似伏虎,中有巨洞,山风穿过会发出呼啸之声,故而得名。虎啸岩陡峭凌空,又泉石兼具,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佳境之一。从九曲溪二曲溪南的“境台”旁,过石桥,穿田垅,翻小岭,就可抵达虎啸岩下。岩壁镌有“虎溪灵洞”四个大字,这里附近有著名的“虎啸八景”,分别为白莲渡、集云关、坡仙带、普门兜、法雨悬河
-
虎啸八景
虎啸八景位于虎啸岩风景区中,虎啸八景为:白莲渡、集云关、坡仙带、普门兜、法雨悬河、语儿泉、不浪舟、宾曦洞。
-
鹰嘴岩
天车架在武夷山北部的丹霞嶂半壁上,丹霞嶂是座危崖层叠、赤壁灿然的巨大岩峦,在离地约30米的嶂壁上有一串岩洞,依崖就洞,构筑木楼、扶杆和吊架,连接于岩壁隙罅和洞口之间,呈“之”字形,支架或藏洞内,或悬隙外;木楼上覆危崖,下临深壑,地势险要,俨若半空楼阁。据说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军队入闽时,当地的乡绅为保全生命财产而造的“避难所”。
-
大红袍景观
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景区著名大峡谷"九龙窠"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条巨龙欲腾又伏。峡口矗立着一座浑圆的峰岩,象一颗龙珠居于九龙之间,势如九龙戏珠,高远眺望,维妙维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苍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久负盛
-
大红袍
武夷岩茶非常有名,到元代时,这里已经设有御茶园,专门督造贡茶。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它生长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龙窠中,仅剩四株,极为名贵。九龙窠是一条清泉渗流的峡谷,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它们,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