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景点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内蒙古第二大城市和内蒙古的政治中心,内蒙古第二大工业城市,是自治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蒙古语为青色城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
-
内蒙古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馆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全馆建筑面积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内蒙古博物馆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该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馆有四项基本陈列:“内蒙古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
-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绿野间矗立着一座传诵古今、驰名中外的西汉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亩,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耸,远望如山。传说,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且唐代就见之于李、杜诗篇以后出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之中。
-
大召寺
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廷赐名“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西藏的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主持了开光法会。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
-
伊斯兰风情街
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回民区通道街,全长1150多米。我走过的地方有几百米吧,主要是集中的伊斯兰风情的街道位置,往南的街道上,不仅有伊斯兰风情,也有蒙古风情,藏传佛教大庙等特色。今天是周六,本来是来接小孩放学的,来得早了些,到这里走走。从学校穿过护城河,经过清真西寺那里的伊利广场,来到伊斯兰风情街。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
-
昭君博物馆
两千年来,昭君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
-
大召
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庙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乌素图
-
呼和浩特观音寺
观音寺,座落在旧城西南玉泉区泉源巷,俗称观音庙,属长和廊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之内,南临鄂尔多斯路,占地1180平方米。寺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据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玉泉区境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沙门教庙宇。沙门教是同喇嘛教风格迥异的佛教教派,尚青衣、戒荤吃素。虽然这座观音庙的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都无法与几座较大的喇嘛召庙相比,但也并非等闲之庙。人们说,此地“汉庙十三座,首座观
-
赵长城
战国时代赵国所筑的长城。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为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衰的后代,和魏、韩一起,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前386年迁都邯郸(今属河北省)。疆域拥有今山西省中部、陕西省东北角、河北省西南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加之赵国北方的东胡族势力逐强大,控制了赵、秦、燕三国边境地带。为了保卫边境的安全,赵国于肃侯在位时代
-
明清博览园
明清博览园位于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乡境内,金川开发区西南,占地l70亩。园内以明清建筑为主体,有寺庙、祠堂、书院、四合院,戏台等。是呼和浩特市在旧城区改造中为进行名城保护,采取易地迁建办法建成的。该园占地面积130亩,其建筑包括寺庙、民宅、戏台、商肆等8个类型。汇集了呼和浩特明清时期具有地区特点的建筑群体。在这里,除了有明代边宁古寺,还有呼和浩特现存最早的明代道教寺庙三官庙、明代观音庙、明代关帝庙、
-
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
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内蒙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大青山中。"市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青山前坡荒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工程,是开发和利用荒山集旅游、荒山生活治理、体育文化、动植物保护和养殖为一体的综合项目。景区内有大面积的次生林(桦树、野梨树、杏树、木瓜树)人工桦林和果树等,主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5%以上
-
呼和浩特玉泉井
玉泉井是驰名内蒙古自治区内外的名胜,起初叫“御泉”,后演变为玉泉。它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前街北口。 据《归绥县志》记载:“清圣祖驻跸过此,马踏地,引泉出”。这是一种传说。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厄鲁特部噶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分裂祖国,发动叛乱。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亲自率领大军,出兵三路,西征讨伐噶尔丹,大战大捷奏凯回师,来到归化城时,正当天气炎热,人马饥渴,思求饮水,
-
乌素图森林公园
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北大青山前山中段,东起哈拉沁沟,西到东棚村,占地6万亩。这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紧靠110国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铁路,距离火车站5公里,距离飞机场10公里。这里环境幽雅,山上松柏常青,松涛阵阵;山下果树成林,碧波倒映。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非常适合旅游度假。除自然景观外,这里还集中了不少人文景观。有战国时期赵长城遗址、汉通漠北的古白道遗址,还有集蒙、汉、
-
青城公园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部,中山西路,体育场路西,占地面积48公顷,园内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园内杨柳参天、繁花似锦,百鸟啼鸣,是市内主要游览地之一。据《归绥县志》记载,现青城公园前身为龙泉公园,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1.33公顷,此处原有一座山岗名为“卧龙岗”。岗下有一涌泉,水流淙淙不断,甘甜清澈,泉名为老龙潭,又名龙泉。现在经过多年的修建,园内花草树木繁茂、湖水宽阔、波光潋滟、湖畔柳
-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
-
明徐敌楼
明徐敌楼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新村南侧的长城城墙上,高出长城约20米左右,是明代的一座敌台。相传明朝时有徐家女将颇勇武,自愿守楼戌边于此,故当地人称之为徐氏楼。敌楼楼基用红色条石砌就,楼墙用青砖垒筑,四棱四角,至今保存完好。敌楼东墙有双扇石门,一开一闭,从开的一扇石门循石梯上去,15级台阶可至楼顶。楼顶四面墙上各有箭窗3个,箭窗内部是砖砌拱形,外部则是石砌矩形。敌楼南北两侧与长城连接之处各筑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