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景点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内蒙古第二大城市和内蒙古的政治中心,内蒙古第二大工业城市,是自治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蒙古语为青色城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大经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兰经》经文,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后院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院东南侧有一座灰
-
哈素海
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西南侧,地处呼和浩特、包头两市之间,距离呼和浩特市70公里,是以天然湖泊为主要景观的公园。 哈素海为天然湖泊,蒙语意为玉海,该湖水域辽阔,湖面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一面是山,三面是大片的农田和牧场。每到春夏时节,湖水清澈见底,品类各异的小鱼悠游往来,各种各样的鸟儿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在芦苇荡内忽隐忽现,让人遐思不已。此外,
-
乌素图森林旅游开发区
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北大青山前山中段,东起哈拉沁沟,西到东棚村,占地6万亩。这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紧靠110国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铁路,距离火车站5公里,距离飞机场10公里。这里环境幽雅,山上松柏常青,松涛阵阵;山下果树成林,碧波倒映。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非常适合旅游度假。除自然景观外,这里还集中了不少人文景观。有战国时期
-
乌兰夫纪念馆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乌兰夫同志1906年12月23日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蒙古族农民家庭,1988年12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为中国各民族的革命和建设贡献出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
-
南山生态百享园
南山生态百享园位于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宝贝河畔,距呼和浩特市45公里。全园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分别建有生态观光园、中外名亭园,盛乐园、世界村、中华钱币坛、民族风情园、宗教文化园、塞外民俗园、现代游乐园以及相应的餐饮、购物、游乐设施。全园以“百亭”命名,意在集天下名亭于一园,荟萃典故史迹于其中,期望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使游人徜徉于历史长河之中;钱币坛以石雕的形式,将我国自古以来珍贵币种一一展示,融知
-
庆缘寺
庆缘寺壁画:庆缘寺壁画(摹本),位于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乌素图村庆缘寺内。庆缘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乌素图召诸召之一。壁画分布于山门、佛殿东西壁,面积共176.6平方米,画面上部绘喇嘛教护法神,下部绘山石树木等,单线平涂,气势恢宏,有元代画风。出自蒙古族工匠之手修建的庆缘寺,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召庙内外被青蓝色所笼罩,象征着纯洁与兴旺。庙内的壁画不仅包括历史人物、佛教故事、风俗装饰,还有山水花鸟
-
万部华严经塔(白塔)
呼和浩特东郊开阔的平川上,有一座白色的古塔拔地凌空,直刺云天,这便是驰名塞外的万部华严经塔。万部华严经塔,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其白色,又俗称“白塔”。万部华严经塔高55.5米,基座周长56米,呈八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万部华严经塔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
-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各殿佛像多为铜像,工艺高超。前寺后面是2层7楹的佛爷府,西北方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后寺建于山腰的银洞前,楼分3层,西阔数间,与洞连为一体。寺内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寺下石阶140级,直下前寺
-
白二爷沙坝
白二爷沙坝旅游区白二爷沙坝保护区位于和林格尔县南35公里处209国道旁,距呼和浩特市75公里。地处浑河与古力半几河之间,该旅游区是全国闻名的治沙造林成功典范。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滚滚的沙漠,经过艰苦治理,12万亩沙漠已变成绿洲。如今,旅游区内林荫蔽日、湖水涟涟,度假村内旅游设施齐备,成为一处旅游避暑的绝佳之地。白二爷沙坝属典型的丘陵沙区。海拔高度1100至1400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降
-
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乌素图为蒙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和罗汉寺5个毗邻的寺院组成。乌素图为其总称。庆缘寺位于乌素图召的中心,是主寺,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法禧寺在庆缘寺的东北,是诸寺中最富特色的一座寺院,建筑别致,装饰华丽,建于清雍正三年。法禧寺内,珍藏有该召三世活佛罗布桑旺扎勒整理的西藏喇嘛大法师松巴堪布所著《松
-
大窑文化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保合少乡大窑村的南山。于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是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和隧石构成的小山,隧石质地坚韧,适于制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层构造上为黄土,下为红土。经挖掘考证发现,远古人类曾长期在此开采石料和制造石器。2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遍地皆是。这里还发掘出了人股骨化石、动物化石、石器及石片等,经鉴定其年代约为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开
-
敕勒川民俗博物馆
敕勒川民俗博物馆位于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乡达尔架村。1990年7月8日正式开馆。呼和浩特地区自明代中叶以来,逐渐形成蒙汉杂居、农牧并举的经济形态。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许多古老的民族民俗文物渐趋消失。为了抢救这些民族民俗文物,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蒙古族老干部、原内蒙古博物馆馆长文浩在自己家乡住宅基础上兴建了这座博物馆。馆舍院落内有正房5间,收藏和展出各类文物400余件,有反
-
唐单于都护府遗址
位于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位于呼和浩特平原南端,西临宝贝河。南部为西汉定襄郡治成乐县城址,北魏初期又在此建立盛乐城,唐代单于都护府建于汉、北魏城址之北,平面呈不规则的五边形,周围约8公里,现今残存城墙高约6米,东门及瓮城遗迹还很清楚。城内建筑遗迹甚多,地下蕴藏文物也甚丰富。城外唐墓较多,历年均有所发现,出土有墓志等文物。
-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府第旧址虽经多次改筑,但依稀可见其旧的格局。清公主府在呼和浩特市赛罕路东。清公主府为清康熙帝第四女恪靖公主的府第。恪靖公主俗呼海蚌公主,传为贵人郭络罗氏所生,一说为康熙帝第六女。
-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又称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是辽代丰州故城西北角,约建于辽圣宗时,历代都曾维修。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塔身外侧有精美的砖雕,经塔各层有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其中有些还墨迹如新,题记除使用汉字外,还有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叙利亚文字及古波斯文字等,是研究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