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景点
贵阳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族节日。主要的少数民族节日有苗族“四月八”,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卯节,侗族“祭牛神”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盛装,举行吹芦笙等活动。
-
双扇门
双扇门由四堵擎天壁立的巨大怪石两两对称排列而形成内、外两道大门,与门内高耸云天、古树兀立的两堵城堡状崖壁。远看犹如一道道森然肃立、威严无比的通往天阙的门廊。外门由左面一块倚天独立、斜向山外,高50余米、下窄上宽向里倾斜的薄板状巨石和右侧一堵略矮的巨大柱状岩石组成。内门依山顺势,左侧是片状如猴头剪影的板石,右侧仍为一奇形怪状的巨柱,上有民国时省议会候补议员牟汉坪题刻的“天门石”3个正楷阴刻大字。
-
阿栗杨梅村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镇、东风镇及永乐乡交界处,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约90%,是贵阳环城林带的组成部分。景区大转弯杨梅久负盛名,同时拥有科技杨梅、野生杨梅及大粒枇杷等水果基地。
-
排羊九摆
位于台江县城西南24公里处,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环绕。民居依山而筑,木结构吊脚楼。几乎家家都具银饰加工作坊及工艺。民风古朴、典雅,最具文化韵味的当数九摆鼓楼。楼内置地鼓和铜鼓,节日间击鼓而众人围舞,故称“踩鼓楼”。曾是咸同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等退守雷公山时联络、聚会据点。
-
黔明寺
在贵阳市阳明路花鸟市场路上,有一座明末建造的佛教古刹----黔明寺,这是贵阳市区内留存的较大寺庙。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将黔明寺列为汉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实行对外开放,1981年和1985年,黔明寺列为贵阳市、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贵阳府志》,黔明寺建于明末,乾降36年(公元1771年)重修,宏盛一时。咸丰、同治年间,战火连年,众僧离散,有一位名叫舒竹平的士绅,以寺庙无僧人照料,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