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景点
瞰全镇,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人影。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沙;傍晚 ,夕阳斜照,渔舟扁扁,犹如一幅丹青,触目所见 ,如诗如画。古老的历史,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镇浓郁的文化氛围。
-
种福堂
“种福堂”是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相传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种福堂”建于清朝顺康年间,共有八进,沿河临街进门。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是“桥厅”;第三厅是“种福堂”,厅堂中央悬挂着海宁陈邦
-
五姑娘主题公园
在西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小姐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相爱,遭到了异母胞兄的反对,被迫害致死。后来她的爱情故事被编成田歌,在这里传唱了一百多年。根据嘉善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独瓦亭是徐阿天在当窑工时为表达他对五姑娘的独一无二的爱情,而特意烧制的一片瓦盖成一个亭。在亭里挂有一口钟,上面刻有他们两人在这里相
-
安境桥
安境桥立于胥塘河上,是镇上的交通中心。安境桥原为以前的中塘桥,其前身即老的安境桥。它建于明代,横跨当时斜塘的两个乡。胥塘河为两乡的界河,此桥连两境,故命名为安境桥。
-
七老爷庙
七老爷庙内,前殿是新建的,大门就开在街边。街南面开阔地就是河埠,农村来的或外地来的烧香者可以坐船直接到庙门口。大门的门楣上书“护国随粮王庙”6个大字,这是本镇书法家江蔚云的手迹。前殿高爽,现作门厅用,里面是一个天井,有供人烧香烛用的大烛台。天井正中置有高2.5米的一只铸铁大香炉,上书“护国随粮王”5个字,香炉虽粗糙一些,但十分庄重,是善男信女捐奉的。
-
望仙桥
望仙桥建于宋代,座落在镇南烧香港底福源宫前,初为单孔石台木板桥。相传以宋代福源宫道人唐立桥望仙得名。过桥至河北岸,右转沿河道向前即到东岳庙。
-
薛宅
整个薛宅为砖木结构,前后有两埭。前埭沿街,共四开间一字形,东三西一。现开放的东三间为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供应旅游纪念品和古玩的柜台。薛宅头埭的墙壁约有6米深,造屋方法与结构仍是传统的。屋顶为人字形屋面,但比一般的居民要高大得多。在整个西塘镇这个时期建筑的民居中,还是非常突出的。后埭是正厅,前后埭之间有一小天井,天井很小,左右两边留出狭
-
药师庵
药师庵原址在镇南2里的陈家浜常平仓,始建年代无考。庵内主佛就是药师佛,信徒称其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原庵内藏有佛教经典《法华经》,为镇庵之卷。此庵乾隆初废,后有乡邑王氏捐地重修,改为尼姑庵。庵内供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像,60年代被拆除。现存药师庵新建于90年代,位于大西园西面,占地面积10多亩。药师庵有正殿和东西两偏殿。所供之佛有数十尊,
-
中国钮扣博物馆
贝壳钮扣是我国第一代的专业钮扣,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水乡西塘贝壳原料极为丰富。过去衬衣上的小田扣就是用江南盛产的蚌壳做的,小小的衬衣田扣,要经过冲剪、磨光、打孔、漂白、整形,当时的钮扣生产机器大都用人力脚踏操作,完全是手工方式,是一种纯体力的劳动,在“纽扣博物馆”内专门有师傅现场演绎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有纽扣生产企业近五百家,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