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景点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
-
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
-
南京夫子庙
始建于宋,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个建筑群占地甚广,南临秦淮北岸,从文德桥到利涉桥,东起姚家巷,西界四福巷,北凭建康路东段。古代房舍历遭毁损,各代又兴修扩建,重楼叠阁,富丽堂皇,到清末民初,殿字结构和布局,仍为东南各省之冠。今天我们所见的夫子庙建筑,一部分为清末重建,一部分为近年重建。&q
-
中山陵景区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中山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陵墓坐北朝南,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
-
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位于南京城西郊江东门,水西门大街418号。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于1985年3月15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落成开放。纪念馆占地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齐康设计,是一座纪念性的墓地。均以花岗石、大理石、青条石铺砌墙面。正面馆名由邓小平题写。人口处有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石碑,上书“死难者300000”。颓垣断壁的围墙,空
-
南京明城墙
南京城墙的墙身结构分为墙基、墙身、雉堞三个层次。大部分城墙都先用长1米左右、宽0.7米、厚0.3米的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作基础,上面再用规整统一的巨砖(一般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许多重要地段则内外两壁从顶到底全部用大块条石砌筑,或两壁用条石砌筑,中间全用砖砌。整个墙体取梯形堆砌,下宽上窄,以保持平衡稳定;城砖砌筑每层犬牙
-
中山书院
1994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书院是二层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重檐飞角,红柱白墙绿瓦。一楼正中安置中山先生半身像。西厅分类陈列各种版本的孙中山著作、孙中山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山陵文史书刊等,壁上悬有孙中山各个时代的大型照片;东厅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书画精品。二楼为会议接待厅,并播放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演讲录音。书院建筑面积
-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明孝陵申报文化遗产成功后,更使得这座开创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
-
明故宫遗址
明故宫位于南京城东,始建于公元1366年,是明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皇城和宫城,雄伟壮观,为建于北京的明清故宫之蓝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故宫仍保持原有建制。1644年,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此。
-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城堡南,它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高约100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3个山岗组成。东岗又称梅岗,中岗也称凤台岗,西岗延伸至安德门外,无别名。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相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金陵城南门外高座寺的云光法师常在石子岗上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唐
-
孙中山纪念馆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该楼由冯玉祥将军通过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捐集资建成,以专门收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经典著作而得名。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
-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之前身是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蔡先生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在中山门半山园征地12.9公顷,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当时通过收购、拨交、发掘,集中全国第一流珍品约二、三十万件,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