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景点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
-
鸡鸣寺
南京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清朝康熙年间曾对鸡鸣寺进行过两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
-
莫愁湖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由于莫愁湖一直致力于模仿天下第一湖-济南大明湖,又仿大明湖牌坊建造正门。故有“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公园现有面积为58.36公顷,其中水面为32.36公顷。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海棠。胜棋楼、郁金堂、水榭、抱月楼、曲径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
-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始建于1934年,建成于1934年9月,位于南京市东南郊风景优美的紫金山上。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
-
南京长江二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全长21.337公里,由南、北汊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其中:南汊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桥长2938米,主跨为628米,该跨径目前居同类桥型中“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北汊大桥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桥长2158.4米,主跨为3×165米,该跨径在国内亦居领先。全线还设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桥、6座大桥。
-
灵谷寺(灵谷公园)
位于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原称蒋山寺,在今明孝陵处。因明大祖朱元璋选中了该地作为墓址,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迁至现址,并赐名“灵谷禅寺”。当时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后毁于兵烫。现在的灵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 灵
-
乌衣巷(王谢古居)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王谢古居:一九九七年,在乌衣巷重建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历史资料、文物。古居
-
梅花山
南京梅花山在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每当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使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留连往返。梅花山面积达1533亩,植梅3万多株,共有350多个品种,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
-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
-
海底世界
南京海底世界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的南京海底世界坐落于南京市风景秀丽的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
南京阅江楼
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岳,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
-
明古城墙(中华门)
应天府的正南门——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城墙上最大的一座城门,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城堡。为明初都城的正南门,后称“聚宝门”,1931年改为中华门
-
红山森林动物园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位于城北的红山,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幕府山,占地68公倾。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树丛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红山森林动物园全园分为小红山鸟类区、大红山猛兽区、放牛山灵长类区和大型食草动物园以及两栖爬行动物馆,共37个
-
阅江楼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美誉,为金陵48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600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终因种种原因楼未建成。现在的阅
-
瞻园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南京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又称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度到瞻园游览,并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这里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和夏
-
中山植物园
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定为现名,实行了园、所一体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