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景点
苏州园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
锦溪古镇
锦溪,旧称陈墓,东临上海,西近苏州,距古镇周庄8公里。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赵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翠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
-
西园寺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在苏州城西阊门外,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距今已有700年历史。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出金刚殿东侧有观音殿,西侧有罗汉殿。寺中还有念佛堂、法云堂、客堂、斋堂、库房等建筑。藏经楼中藏有完整的《龙藏》四部,后送给香港宝
-
苏州报国寺
苏州报国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原在文庙西,名“报国禅院”,处於闹市僻静处,颇有闹中取静,静中取禅的意境。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肃政廉访使捐赠重建,普照任住持,一时禅风甚盛。明初禅院录开元寺,景泰天顺年间僧志学请於朝廷改院为寺,遂成丛林。成化年间住侍成钊大扩规模,殿宇、客寮、斋堂、库房等计有数百间,占地四十七亩,成为巨刹。内现设有苏州佛教博物馆、苏州弘化社、苏州佛博弘化艺术院、苏州弘化社义诊所等佛
-
石湖
石湖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区,它是太湖的支流。石湖是一个以吴越遗迹和田园风光见称的风景区,它的历史悠久,相传范蠡就曾带着西施由此入西湖,从此隐居。石湖的风景秀丽,别具特色,它的风景“石湖串月”更是一绝,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往。石湖景区内还有许多吴越古迹,并有众多的古寺、古塔、古墓等,景区内的现代化设施齐全,度假村、影视基地、餐饮等,使之成为优选的娱乐及商务会所。
-
灵岩塔
位于苏州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灵岩山灵岩寺中。也叫永祚塔,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为木构砖塔。两宋期间重修,明代后期被雷电所毁,现存砖塔为清乾隆十五年(750年)所建。塔平面呈八角形,7级,实心塔,塔壁有多处宋代铭文砖。每层四面辟门,逐层交错,形式与市内的双塔相同。
-
严家花园
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的羡园,因园主严姓,故俗称严家花园。相传沈德潜曾于此植树栽花,初具园林雏形。清道光八年(1828),钱端溪于此筑园,堆山开池,构亭建榭,题名端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端园易主严国馨(严家淦祖父),经过修理增建,改名羡园。严家花园是一个第宅园林。住宅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布置建筑。自前而后为照壁、门厅、轿厅、大厅、楼厅。大厅尚贤堂为外宅,是接待贵宾、婚丧寿庆的重
-
苏绣博物馆
苏绣博物馆占地一亩半,分大门、仪门、飨堂三进。展挂在第一室大厅迎门处的是一幅《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是一幅长400厘米、宽33厘米的刺绣长卷。绣稿是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国画画卷局部,取胥门到间门一段当年苏州的繁华景象。在宽阔的大门里,悬挂9只红底明黄字宫灯,每灯一字,写明馆名。全馆陈列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古代刺绣品室”,二是“明清刺绣品室”;三是“近代刺绣品室”。共展出几百件珍贵展品,
-
三山岛
太湖三山岛,(即洞庭山),故称蓬莱,明代始称小蓬莱,又称笔架山、金龟山,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隔水遥离湖滨之东山陆港码头约七公里。居江浙两省交界,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今后“申芜运河”之咽喉。故有:“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面积约一点八平方公里。 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炎,苍山碧水,风景幽美。三山岛四
-
东山
苏州东山,又名洞庭东山,位于苏州城西南23.5公里处,它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全镇总面积96.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五万三千余人。境内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茶芽滴翠;端阳佳节时,枇杷林披翠挂黄,杨梅树枝茂茁壮;秋天,漫山遍野的桔林,远看万绿丛中点点红,近看累累硕果树弯腰。在这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内,青山如壁,林木茂密,泛舟湖中,
-
阳澄湖莲花岛
阳澄湖莲花岛四面环水,形似莲花,镶嵌在湖中,因此得名“莲花岛”。岛上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家家以蟹为业,是以湖为生是集吃、住、游、乐、购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风情小岛。岛上可参观农耕博物馆、观赏风车阵、乘坐水牛车、体验农家水车和临湖木栈垂钓,一系列具有江南特色的农家生活体验活动,可让游人忘却城市的喧嚣。同时,乘游船阳澄湖观光,湖
-
宝带桥
苏州城西三公里处,位于大运河与澹台湖(太湖岔港)贯通口上,与运河平行。地处苏州至杭、嘉、湖地区要隘。据史志记载,唐代沿大运河所筑纤道中断于澹台湖,而此处水急波高,不利舟楫,致使粮船滞集。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间(816—819),苏州剌史王仲舒献束身宝带,募集资金,延工规划构筑长桥。桥为“挽道”,故一反江南常规,不取“垂虹架空”之石拱型,而设计为“宝带卧波”之长堤型。为使湖水通畅,采用多孔、狭墩结构
-
穹窿山
吴中洞天胜地"穹窿山"高峻挺拔,地域宽阔,巅坡高耸,最宽处4公里。主峰笠帽峰高约341.7米,为太湖东岸苏州地区群山之冠。穹窿山有苏州地区四大之誉,一即主峰341.7米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二为苏州地区最大的山,有最幽深的山坞;三为苏州地区唯一的一条最长的盘山公路6.5公里;四为苏州地区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保护植物及中国特有植物楠木等217种植物
-
榜眼府第
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则为探花。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因而邑人习惯将冯在木瀆下塘的故宅称为榜眼府第。冯桂芬故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冯宅分前宅和后园两部分,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前宅先存三进,分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在原园址废墟上
-
光福古镇
太湖之滨,邓尉山麓,有座半岛,那就是江南著名的探梅胜地——光福古镇。全镇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距苏州约28公里。光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考古学家在东太湖水域底部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稻谷、瓦片、绢片、丝绒、竹器、纺轮等遗物。光福镇相传为吴王养虎处,萧梁时建光福寺于龟峰,遂以寺名镇。历代词人墨客以“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吟咏此处景致。
-
糖果乐园
苏州乐园苏迪糖果乐园位于苏州乐园水上世界商业广场内,室内面积6000多平方米。苏州乐园投入6000多万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大型室内儿童亲子主题乐园,是目前国内首家以儿童为对象,集小朋友游乐、体验、互动表演为一体的大型儿童亲子主题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