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景点
苏州园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
太仓州桥
位于江苏太仓城厢镇府南街南端,横跨致和塘,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乃三孔石拱桥,桥长16.2米,中孔高4.27米,跨宽8.05米,拱石上有浮雕,并刻有“大元天历二年”等字样。正中地福石一侧刻有“安福”两字,古朴苍劲。
-
旺山生态园
旺山生态园位于苏州城区西南8公里处,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之中,是一处山林植被、农业生态、田园村落、历史古迹保存良好的田园梦乡。生态园包括钱家坞“农家乐”、耕岛、茶园采撷以及登高览胜等项目。钱家坞“农家乐”主题区则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住宿服务为主,景区内还有大量果园、菜地,游客在这里既能品尝到无公害绿色食品,又能亲自采摘,体验淳朴自然的农作生活。以江南耕岛的坊间生产劳作为趣味体验的耕岛主题区内有传统水车
-
怡园
怡园位于人民路43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怡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 该园由顾文彬之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
-
石公山
石公山是一座青石山,背倚丛岭,斗突太湖,山衬水映,美景天成。石公山怪石嶙峋,岩壁陡峭,洞穴众多。明朝万历进士袁宏道云:“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丹梯翠屏,此石之胜也。”清朝文人沈盼则说:“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之胜数十,石公最著名。” 归云洞座北朝南,面向烟波浩瀚的太湖,遥天螟色、幻形恍惚,景致美丽动人。“朝随白云飞,暮共白云宿。千峰回斜阳,顷刻变紫绿。松顶奏笙竽
-
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22日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正式揭牌开馆。已竣工的一期工程为公众开辟了六个展厅:《昆曲江湖角色行头行当展》以六组虚拟、写意的昆曲折子戏造型,展现昆曲的角色行当和传统服饰;《昆曲场面展》展示了昆曲的古老乐器,观众还能在现场欣赏到演奏员的演奏;《古戏台寻踪》向观众展示了精美的昆曲古典戏台,以通过昆曲在历史上所经历的不同演出场所,表现昆曲发展演变的过程;《兰苑书香》以明式书斋的特殊形式,
-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262号,面积仅为3亩,宋时为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家园林。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园内地盘不大,园外无景色可借,造景颇难。但因布局设计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树木、建筑,得以融为一体;而於假如山一座、池水一湾,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
-
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苏州古城以北相城,因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欲建阖闾大城而得名。区内河网交错,湖泊密布,湿地原始状态保护良好,水产资源丰富。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位于相城区内,地处虎丘山北麓,离市区约16公里。远在春秋时期这里即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当时就在这片湿地引种了楚地莲藕,凿河泄洪,围荡养鱼,积淀了丰厚的吴地文化。现今在这风景如画的水乡腹地,以湿地生
-
静思园
苏州吴江的静思园是历经10年建造而成的一家仿古园林,占地10公顷多,不但极具江南古典园林之美,且收集了天下的奇石,多达千余尊,为园林一大奇观。园中厅堂阁,多为明清老物;九曲回廊斗折蛇行;假山奇石深谷藏幽;湖水淼淼,桂香悠悠;楼、舫、榭、桥,移步景换;砖雕、题款,古意风雅。 园中最不可错过的便是石头,这些由5亿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灵璧石”,是中国最为著名和难得的奇石,石质坚硬而润泽,颜色
-
重元寺
重元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天监二年(公元503年),与同时代兴建的寒山寺仅隔一年,距今已有1504年历史。 历史上重元寺作为禅宗的佛教场所,香火极盛,原址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草鞋山附近,现移址重元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岛沉雁湾,恢复重建的重元寺殿堂宏丽,堪称海内巨制。重建后的重元寺,以其水上观音院室内高达33米的观音圣像成为一大特色,体现重元寺莲花佛国、观音道场独特风貌。
-
艺圃
艺圃:地处金、阊二门间的文衙弄。园景开朗,风格质朴,较多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格局。有其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全园有地仅为五亩,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水面集中,其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故而水面显得开阔流动,绝无拥塞局促之感。 池水之北多建筑,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其南端有小院,设湖石花台,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
-
启园(席家花园)
启园,位于苏州西南30公里处东山太湖之滨。她背山面湖,占地70亩。由旅沪经商的东山人席启荪建造,故又名席家花园。启园为太湖周围一著名湖滨江南园林。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苍翠的启园,尽得湖山之胜园内茶叶成片,桔树成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移步易景,东山康熙御码头古柳毅井古杨梅树为启园三宝。
-
听枫园
听枫园位于庆元坊12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光绪年间,曾署苏州知府的湖州人吴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自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与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史,钟鼎罗列。书画家吴昌硕早年与园主交谊甚厚,曾应聘住在园中教授童子,得以观摩所藏书画金石,艺事大进。光绪九年(1883年)吴云卒后,园渐衰微。宣统
-
罗汉院双塔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位于苏州凤凰街定慧寺巷22号。唐咸通二年(861年)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雍熙中,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塔的外壁虽为八角形,但内部方室仍沿袭北魏以来旧制,实为唐宋之间砖塔平面演变的实物例证。
-
林屋洞景区
林屋山位于西山东部湖滨,山下的石灰岩溶洞名为林屋洞,有“天下第九洞天”之称,该洞面向太湖,洞低于太湖湖底,洞中还有道教文物。洞口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仙府”、“灵威丈人得大禹素书处”等大字。
-
陆巷古村
位于苏州后山太湖边的陆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 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 该古村位于山坞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东有寒谷山、西有箭壶,今称巩俐岛,同太湖西山遥遥相望、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