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景点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全县均属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最高海拔6500米。青藏公路、黑昌公路和黑阿公路交叉贯穿县境。交通极为便利。这是个唯一一个没有树的城市,有的是羌塘般辽阔的大草原。
-
念青唐古拉山
相传念青唐古拉山里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宫,宫门上镶有各种宝石,光芒四射,宫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缭绕着虹光彩雾,宫顶白云悠悠,宝石般的雨露时停时落,多姿多彩的鲜花盛开在它的四周。高高低低的雪峰,像水晶之塔烘托和环绕着这座神圣峰峦,在日月莲花垫般的峻岭上,立着一尊天鹅般的神马,各种宝石镶嵌在华贵的马鞍上边,具有金刚焰饰的大神,肤色白哲、面带微笑、三只眼睛闪闪发光,雪白的长绸缠着
-
沱沱河气象站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屹立着一座设备先进而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该站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也是具有独特作和全球资料交换站。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全年冰冻期为331天。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全人类观测风云的。
-
当惹雍措
当惹雍措位于藏北文部二村、象雄王国遗址旁边,海拔4530米,是西藏著名的圣湖之一,也是苯教最重要的神湖。此处人迹罕至,湖水明净清澈,美不胜收。当惹雍措湖面形似一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南面的达果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因为易守难攻的地势和良好的气候,这里曾是象雄王朝的王宫所在地,是迄今藏北象雄遗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解读象雄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和研究苯教文化的重
-
桑丹康桑雪山
桑丹康桑雪山地处那曲县古鲁区。此地段的海拔高达5000多米,由于地势极高,故桑丹康桑南面流下的河水全部向南,注入拉萨河,流入印度洋。而从北面流下的河水全部向北,注入那曲河后流入怒江。从南面看,桑丹康桑雪山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北面看,形同银色帏帐。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峰也呈现不同的色彩:夏日呈乳色,冬季呈银色,春天秋天白而亮。山脚下
-
赞丹寺
整个赞丹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分红白两个建筑群,远看外形酷似布达拉宫,该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也是藏北最大的佛教古建筑群。据史料记载,该寺初建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当时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固始汗兵力的援助下,首先在西藏东部地区施行了清教政策,用武力摧毁了很多以苯教为主的寺庙,强迫其他教派的许多寺庙改为黄教寺庙。根据赞丹寺的寺志,该寺是在没收其
-
普若岗日冰川
普若岗日冰川位于羌塘西北部的双湖特别区东北部90公里,属国家级羌塘保护区的核心区。距那曲镇560公里。普诺岗日冰川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也是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普诺岗日冰原面积422平方公里,冰原表面平坦,呈西北东南方向条形分布。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最低处海拔5350米。经钻探和雷达测量,冰温为-10℃;在冰层底
-
色林措
色林是以前居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的大魔鬼,他每天要贪婪的吞噬千万生灵,包括人和所有的禽兽,对他的淫威,谁都束手无策。在一个雷雨过后的良辰,一路降妖除魔的莲花生大师终于找到了色林。于是在莲花生大师的紧追下,色林逃到岗尼羌塘南面的一面浩瀚浑浊的大湖里,大师命令色林永远不得离开此湖,在湖中虔诚忏悔,不许残害水族,并把这个大湖名为“色林堆措”,意为“色林魔鬼湖”。色林措的湖面海
-
格拉丹东雪山
格拉丹东是一座高耸入云形似塔的冰峰,巨大的山体上包裹着一层层厚厚晶莹皎洁的冰川,是取之不尽,流之不竭的固体水库。在冰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带,蕴藏着丰富的晶石。风景秀丽的祖尔肯海中,盛产肥美的高原无鳞裸鲤。终年积雪的山峰上,栖息着大群雪鸡。一个个山坡和山脚下的大草原上,则丛生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雪豹、白唇鹿、大头盘羊、野牦牛等动物在此安居乐业。
-
麦莫溶洞
洞内有天然形成的石梯,洞口左右各立一人高的石柱,如两位守门的卫士,洞口不远处有石头垒起的祭台,洞口的上方有一个天然的白色藏文阿字。洞口还有一天然石狮,进洞后有许多小岩洞,洞内挂满下垂的冰柱,“滴哒、滴哒”的水珠滴声在洞中格外清脆悦耳,各种冰块千姿百态,犹如万物再生。三座人形岩石,人称阎罗法王和其黑白两助手,还有许多天然佛像。再向前行,内套红色、青色两大溶洞,皆深不可测,再
-
羌塘草原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面积约占西藏自治区的三分之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牧民们在这儿创造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古象雄国的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玛尼堆,经幡、古塔随处可见,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的
-
孝登寺
孝登寺是拉萨色拉寺在藏北最大的附属寺院之一,无论是建寺过程、组织机构、宗教活动与经济生活等方面,它都可以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藏北的一个代表。孝登,意思为祈福、延寿、禳灾等佛事活动的敬称。16世纪初时,格鲁派受藏巴汗王迫害,处境困难,拉萨色拉寺原籍那曲、安多一带的僧人,为满足藏北牧民宗教生活的需要和解决个人生活来源,每年夏季在现那曲附近搭帐篷进行佛事活动,形成季节性的帐
-
比如骷髅墙
天葬台建在寺庙附近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门向西开,正对着达尔木寺。三间北房,房内两侧,各建一痤尼泊尔式佛塔。门前、窗前挂着代表“天、地、水、火、风”的五色经幡和一些经布。房前是一个,高约两米的三面围墙组成的小院落,有二十多平方米。南面靠西侧的半边墙,人头骨象砖块一样一层一层地垒砌起来,大概有两百多个骷髅头骨。黑洞洞的眼窝,吡牙张口,对着门与窗。墙前是几块大平石,是用来做肢解
-
草原八塔
据传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此驰骋征战,威震八方,格萨尔王手下的一名骁勇大将夏巴就战死于此地,为表彰夏巴的功勋,格萨尔王修筑八塔将夏巴葬于其中。现今藏历每月的十五日、三十日,草原上的牧民都要从几十公里外来此转经朝拜,祝愿英雄在天之灵,也祈祷英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好运。一些乘车路过此地的信教群众来不及下车朝拜,便从车上抛下大量的印有战马在妖孽群中奔驰图案的纸片,据说这样也可祛灾
-
错鄂鸟岛
错鄂鸟岛位于那曲申扎县色林措周围,方圆14000多平方公里的湿地是为保护黑颈鹤而建的保护区。藏族人称黑颈鹤为“宗宗”,意为天鹅,它是世界上已知15种鹤类中惟一生存于高原的鹤。因生存条件特殊,繁殖及成活率低,黑颈鹤被国际鸟类红皮书及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急需拯救的濒临物种。春夏两季在这里定居的鸟类有80多种,最常见的是斑头雁,还有数以万计的地中海棕头鸥,从遥远的地中海飞过
-
达果雪山
依附于此湖的湖仙名叫错门列吉旺姆切,她是一百八十条江河、一百八十个湖泊的主仙,这汪蓝色的大湖,形似一枚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溪流注入湖中,四边还有四口泉池,朝圣的香客必在泉中沐浴,据说可洗去疾病和罪孽。东边的当惹琼宗传说是古象雄国立木国王的王宫遗址,也是修持明咒的塔米太格大师的静修地,还是北藏伏经掘出地,在岩上有许多字母和掌印等天然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