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景点
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千佛崖
广元千佛崖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古栈道险阁石柜阁就在崖南头,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
-
雁塔
雁塔在山西霍县城南2公里塬上。塔上雁巢甚多,故名。寺依塔名,人称雁塔寺,仅存遗址。雁塔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塔高16米,八角形,五级,密檐式,空心,塔身层层向内收分,檐下砖雕斗拱八十八攒,比例和谐,镌刻精致,挺拔高耸,造型秀美。登临源上,仰观古塔,远览山川风光,乐趣无穷。
-
龙子祠泉
龙子祠泉在山西临汾市西南18公里姑射山麓。群泉争涌,如蜂房蚁穴,四周渠道纵横,密如蛛网,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临汾两县汾西地带。丁传水出于西晋永嘉年间。有妇人韩氏,在野外遇一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名橛,八岁时遇刘渊片民夫筑平阳陶唐金城,橛儿应募,一夜城就,渊妒其能,欲诛之,农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儿显露原形,变成一条金龙,钻向山脚石隙,刘渊拔剑斩之,截断龙尾,泉水由此
-
晋国古城
侯马发现的晋国古城遗址有5座。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牛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古城遗址现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牛村古城南北长1340米,东西宽1100米至1400米,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墙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宽6米,深4米的护城河。宫殿建筑遗迹,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高约
-
普净寺
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规模敞朗,建筑巍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五间内柱设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化端庄肃穆,十殿阎凝神对坐两侧。最后为大雄殿,五开间六架椽,原为悬山式,后改为硬山,斗拱四铺作单下昂,殿内后槽施二金柱制成佛龛,柱上用蝉肚形大雀替承托四椽
-
东岳庙
东岳庙在山西蒲县城东2公里柏山之巅。山上柏树繁茂,常年郁郁葱葱,故俗称柏山寺。庙宇规模宏敞,布局完整,有山门、凌宵殿、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后土祠、圣母祠、清虚宫、地藏祠、地狱、角楼以及环周楼廊等六十余座建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东岳行宫殿是元代地震毁坏后于延佑五年(1318年)重建,宽深各五,幅阶周匝,重檐歇山顶,柱全为石雕,并刻有《木兰花词》五首,殿
-
尧陵
尧陵在山西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里隅涝河北侧。 尧都平阳城南有尧庙,城东筑尧陵,陵周土崖环峙,河水经陵前南泄。松柏苍翠,陵丘耸峙,高50米,绕周80米。陵前筑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载: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中统年间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筑尧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间,都曾重修。现陵丘如故,松柏依旧。祠内有山
-
霍州古楼
霍州古楼在山西霍县城内中心,明历十一年(1583年)建,清代重修,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鼓楼总高29米,登楼眺望,山川风光,霍县城景,尽收眼帘。
-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佛像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
-
牛王庙戏台
位于临汾市西北25公里的魏村牛王庙内,建于129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的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的实物资料。山西戏曲历史悠久,特别是晋南地区是我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人们把山西称做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共有
-
挂甲山石刻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
-
坤柔圣母庙
坤柔圣母庙在山西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广阔,庙址居高临下。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栏额和普柏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
-
临汾烈士陵园
彪炳史册的临汾战役,牺牲了数千名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临汾大地,解放了受苦受难的临汾人民。临汾市人民政府为了让临汾人民世世代代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于1958年在城南尧庙宫北面建起了烈士陵园,集中安放了烈士遗骨。此后,经过多年的修葺补建,植树栽花,现今已成了一座亭台厅堂错落有致、松柏花卉随风飘香、风景优美、肃穆雅静的园林。陵园座北向南,高耸巍峨的
-
景明旅游区
景明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曲沃县城西8公里处,由龙岩寺、白寺楼、景明瀑布、景明竹林、沸泉水库、千年银杏树、龙底泉等景点组成,其中景明瀑布极为壮观,由发源于绛县的活泉流经青山倒映其中,湖中游船如织,可一览景明湖光山色。龙岩寺极富人文底蕴,是道佛合一的著名古建筑。园区内的沸泉水,从绛县沸泉村的山石隙缝涌出,出景明山而成瀑布,常年不断,清澈可饮。古人“千古长鸣飞白练,涛似连山迎客来”,就是景明山水美景的真
-
娲皇庙
娲皇庙位于山西省霍州市贾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庙始建于明代,后毁,清同治四年重修。娲皇庙内现存有悬塑及壁画,尤以正殿内壁画而闻名。正殿东一侧的壁画高4米,长6.5米,面积为26平方米;娲皇圣像左侧壁画,高4米,长3米,面积为12平方米,与东侧壁画连为一体。整组画面表现了圣母宴请百官司时,宫廷内忙碌、热闹的生动情景。 2006年05月25日,娲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