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点
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
-
松谷庵
位于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创建人为松谷道人张尹甫。明代重建时改观为寺。这里环境清幽,石刻遍布,游人至此,仿佛步入世外桃源。
-
仙女弹琴
在西海排云亭前左高峰,有巧石如人状,前面紧挨着有石如琴。石人酷似仙女,石琴宛若平放的凤凰琴,状为仙女坐在琴旁,身体微俯,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故名“仙女弹琴”,俗称“仙女打琴”。仙女弹琴的传说:传说在月宫中曾经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弹得一手好琴。一天,玉皇大帝召她进宫弹琴,仙女的琴声深深打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高兴就准许仙女下凡游玩三天。仙女来到风景优美的黄山,她被黄山的景色吸引住了,坐在山
-
仙人踩高跷
仙人踩高跷在排云亭前,远瞰正前方,可见有一石,下端极细,似一根根子插在地上,上端若一人直立,身子向前微倾,其状酷似民间游乐节目“踩高跷”。每当云雾缭绕时,则象仙人踩着高跷,在西海峰壑中揽胜,故名“仙人踩高跷”。
-
徽韵
香茗大剧院为《徽韵》量身定做,斥资7000多万元打造的“香茗大剧院”,达8000平方米,有1500个普通坐席,22个贵宾坐席,工程设计者及建设者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及顶尖技术,建设周期近2年。其中有国际最先进的高清晰全彩LED,高8米、长22米,面积176平方米,在国内无可匹敌,堪称一绝。剧场舞台是由五组能多方位立体移动的升降台组成,有多个表演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5.1声道环绕立体音箱,魔幻灯
-
宝塔峰
宝塔峰位于黄山北部,书箱、望仙两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314米。该峰浑然矗立,如同巍然沉稳的主塔。特别是不知何年风化倒塌半边山岩后,望去更加惟妙惟肖。云海形成时,这座“宝塔”露出尖峰,又似海洋中的一座灯塔。从松谷庵登山,往狮子林途中,有盘道绕过此峰,但不能登攀。今人有诗云:“层层叠入大虚空,无客登临鸟兽通。海上浮屠擎似柱,顶天立地一雄峰。”此峰近旁有“仙人观榜”、“仙人铺路”诸巧石景观。
-
金鸡叫天门
在黄山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山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侧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这块巧石还伴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古时候,黄山紫云岩下的小溪两岸,居住着银妹和金哥两户贫苦人家。金哥与银妹天天结伴上山挖药采茶。天长日久,两人难舍难分。一天,双双来到小溪边,金哥吹起了竹笛,银妹唱起了山歌。不料这日天上的玉皇大帝也在游览黄山,听到银妹
-
孔雀戏莲花
在莲蕊峰腰。一块巧石似一只美丽的孔雀。雀身及长尾附着在莲蕊峰的峭壁上,头向着好似新莲初绽的莲花峰,好象与之嬉戏,故名“孔雀戏莲花”。回首眺望右侧的莲花沟,“采蓬船”、“孔雀戏莲花”、“望夫石”、“仙人飘海”、“羊子过江”等奇石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这些巧石随着观赏角度的不同,形步换景,故古人赞叹:“他山以形‘变’,观可穷,黄山以‘变’胜,云霞有无,一瞬万变,观不可
-
麒麟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龄约500年。麒麟松位于狮子峰腰,近狮子林精舍。其胸径50厘米,在树高l.5米处分作两干,分别朝东西方向斜展生长,高低错落。高枝如麟角,低枝似麟尾,主干树皮如麟甲斑斑,酷似麒麟之态。故名。今人有诗赞曰:“昂头翘尾何其神,形同异兽号麒麟。国家昌盛呈祥瑞,预兆山河万代春。”
-
石笋矼
位于“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怪石参差,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矼上松石头又是另幅奇妙景象。明人吴廷简认为别处是“一步一叫绝”,而此处风景则是“一步十叫绝”!吴昭谦逊《黄山探奇》一书将庐山瀑布、雁荡龙湫、黄山石笋称为“天下三奇”。
-
蜀源村
蜀源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坐落于黄山南麓,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以旅游业为副业的乡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曾获得国家级旅游示范村,省级百佳农村和市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武松打虎
西海排云亭前右侧峰腰,有一石好似勇士振臂而立,威风凛凛;下方有一石形如猛虎,昂首怒吼,凶猛异常。双石呈现出猛虎后爪着地,两只前爪扑在勇士身上,勇士则用左手叉住猛虎下颌,右手举拳欲击的摸样,形似武松打虎,故得此名。
-
仙人晒鞋
位于排云亭前右侧近处,因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此得名。“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共同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里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官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就见到妙真,两
-
岩寺文峰塔
黄山岩寺文峰塔始建于明嘉靖23年(即公元1544年),为里人郑佐倡建,历时十五载。郑佐,字双溪,徽州岩寺人(所以上文称里人,乡里的意思),是明代正德甲戍进士,官至贵州右参政。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参照当时绍兴大禅寺塔、南京报恩寺塔、泗州塔样式,塔六角七层,高67米,是徽州塔高之最,登文峰塔,可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塔底直径8米,逐层略内收。底层塔檐外伸1.5米,向上逐层加长,至
-
潜口
潜口民宅坐落于安徽省歙县的潜口村。潜口民宅占地约17160平方米,有民居6幢,祠堂1幢,路亭1座。被誉为歙县古建筑的“三绝”之一。
-
芙蓉谷
芙蓉谷的峡谷,纵深4公里,群峰嵯峨,原始森林茂密。谷中有许多硕大如星的冰川潭砾交错溪中。每隔数米、数十米远便有一彩色池潭。池潭直径10米左右,深约5—6米。波光丽影、斑澜纷呈,娇艳如盛开的芙蓉。潭中或有巨石,半露水面,形似奇禽异兽。有的池潭边还有小瀑垂悬,流玉飞珠,飘雾香甜醉人。池潭均为巨砾环抱,石上片片凹凸冰川磨面,恰似片片花瓣,与池中丽水相映衬,构成一幅幅美妙的水景幻境。芙蓉谷中这样的池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