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景点
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南望黄山,北瞰长江。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
-
天池庵
天池庵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年间住持僧湛修募款扩建。1925年住持僧心定。1928年1938年住持僧妙庆。1949年住持僧灵来。现任住持为比丘尼涤尘。天池庵前有约100平方米的荷花池,游人观赏荷花,悠闲别致,闹中取静,心旷神怡。
-
百岁宫
在东峰之巅,外表有如民宅,其实是一座拥有99间半殿宇和僧房的大型寺庙。这些建筑物立于高低起伏的岩石之上,错落有致。佛殿内部有石洞和巨石,有的巨石稍加劈凿,成为别致的佛座,由此可见匠心之巧。百岁宫原名摘星庵。16世纪初,来自河北的无瑕和尚在云游了五台山和峨眉山以后,来到这里修行,活到126岁。相传他死后三年才被发现,尸体却未腐烂。众僧十分惊奇,虔心供奉,改摘星庵为百
-
磐陀石
磐陀石位于九子寺西北角200米处谷口岩,有一块约15平方米由南向北平斜的岩石,上有臀印,相传是金地藏入九华曾在此岩石上打坐禅修时留下的圣迹。后人称此“打坐石”为“磐陀石”。今石壁上有“金地藏第一修行处”摩崖石刻。谷口山泉分东西两股支流绕过磐陀石,呈“二龙吐水”之势,漫泻而下,形成壮观的“水帘洞”。洞口面向东北,洞内清泉潺潺,奇石磊磊,洞厅可容纳十余人,境极清幽。”穴石作户牖,垂泉当门帘,相传金地
-
肉身宝殿
公元794年,金乔觉圆寂,依浮屠之法,生殓缸内,葬于神光岭上。三年以后,僧徒围着殓缸造塔,又在宽阔的塔基上兴建殿字,殿顶与塔顶相接。这座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即著名的肉身宝殿。 1000多年来,肉身宝殿虽有兴废,但迄今气魄非凡。肉身宝殿建于高台之上,石柱,红墙,铁瓦,汉白玉铺地,正门高悬东南第一山匾额。阶。殿中央七层木结构的地藏塔,塔基用汉白玉砌成。塔内供奉一百多
-
祗园寺
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位于九华街入口处。初建于十六世纪中期、明代嘉靖年间,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园宣扬佛教二十馀年。祗园寺就是取这个故事而得名。祗园寺通道刻满金钱,以象征释迎圣迹。 祗园寺是九华山最早的宫殿式寺庙,但整个建筑并非对称,而是曲曲折折。步入寺门是灵官殿,过一小庭院,一方形重檐殿堂是天王殿,从殿后小院上石阶十余步。便到大雄宝殿。大雄宝
-
凤凰古松
”凤凰古松“主干略微扁平,高三米处枝干分成三股,中间枝干曲形向上,如凤凰翘首;一股微曲平缓下伸,似凤尾下摆;一股斜伸微翘,分两翼、似彩凤展翅。相传此松已阅世一千四百余载,为南北朝时期的神僧杯渡所植。每当旭日东升、晨雾初开,或者夕阳西坠、晚霞流金时分,凤凰松越发育翠欲滴、色彩鲜明,赢得古今多少诗人、画家的诗章和画幅!难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将它誉为”天下第一松“。 风凰古松有一段
-
九华山佛学院
是一所地方性的中级佛学院,院刊为《甘露》,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院名,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创办并兼任院长。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教务长的圣辉法师曾任首届业务副院长。现任副院长是果卓法师、宽容法师。于1990年4月筹备,9月6日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赵朴初亦前来参加。开办后,佛学院即迅速发展成为海内外大德教徒推崇、赞扬的僧伽教育基地。 办院宗旨:绍隆佛种
-
华严洞
华严洞,位于中闵园,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巨岩北端上翘,呈窝掌形。傍临小溪,幽篁遮天。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深丈余,高七尺,宽二丈五尺左右,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供佛像一尊,内间筑成小楼,下铺地板,窗明几净,幽静异常,别有洞天。西侧相连的是华严海慧寺。寺外是远山、近壑、山泉、幽涧,宛如世外桃源。 华严洞周围的高峰深谷,嘉木繁盛,灵草丛生,有石斛、石耳、灵芝、黄精、首乌、丹皮等贵
-
龙池飞瀑
龙池位于甘露寺东南、龙池庵东北的峡谷间。为千尺泉、九华溪汇合处,因龙溪而得名。民间传说:“池深莫测,四时不竭,为神龙所居。”龙池潜匿万丈深渊,但闻水声,不见谷地。龙溪冲开峭壁,从梯状峡谷口涌出,若离弦之箭,万翎齐发,急湍而下,撞击到龙池垒架的磐石上,激流倒旋,雪浪翻滚,声如洪钟。瀑布之下的龙潭,激流撞石,玉蹦珠跳,近观之细雨空蒙,阳光透射悬浮的水霰,潭面上空幻出一道迷人的彩虹,仿佛置身与仙境。常
-
肉身殿北大门
游肉身宝殿,也可经大悲楼、九华山管理处,沿路向西到白马大洼,由九华山肉身宝殿北大门而入。 肉身宝殿北大门,分设四幢殿堂。一幢山门殿,365平方米;二幢慈明肉身殿,535平方米、三幢大雄宝殿,828平方米;四幢地藏禅寺,12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86平方米。结构均采用钢筋混凝土仿古框架结构,设双重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铁瓦盖顶,既保持了传统南方秀丽典雅的古建筑艺术特色,也具有
-
天台峰(天台寺)
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高度1300多米,略低于十王峰,因天台是教徒朝拜地藏“圣迹”之所在,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的主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即地藏禅林),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头峰上有平台,约20平
-
大悲楼
大悲楼(属于化城寺。化城寺,这是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开山祖寺,位于九华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华街上。)全国重点寺院,又名“旃檀禅林”。位于九华山街西南,建于清康熙年间檀林位于九华山街西南。
-
回香阁
回香阁本名华严禅寺,过去是登天台的必经之地。香客在这里烧第一炷香,返回时又烧最后一炷香,故称回香阁。住持僧慧光。 站在寺前东望天台群峰和闵园竹海,西瞰九华街,一目了然。回香阁旁有商店,食品、纪念品琳琅满目。近旁还有迎客松、美女泉等景。
-
五溪山色
五溪,源于九华山,由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汇流而成。站在五溪桥上,近看西边,小丘上有”望华禅寺“。远眺东南,九华山峰峦叠翠,薄雾缥缈,时隐时现;环顾四周,田野起伏,水稻葱郁,微风飒飒,绿浪飘拂;俯视桥下,流水清澈,行程匆匆,向北奔涌。林林总总的旖旎景色,汇成了一幅壮美无比的中国山水画。难怪当年元朝皇帝图
-
二圣殿
二圣殿是一幢江南明代民宅式的建筑,殿门面临上山古道,龙潭溪从东南而来,绕寺而过,环境幽雅。今住持僧觉益。过去一些善男信女到九华山朝拜,见庙烧香,见菩萨磕头。二圣殿是他们朝拜的起点。 殿里供奉的”二圣“,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粉底朝靴。身高七尺,面庞丰润,黑色的三络胡须齐胸,明亮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两尊金色塑像酷似孪生兄弟。这里所谓”二圣“,其实仅是金乔觉的两位舅父。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