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景点
澳门是个低调与奢华兼具的城市。即使不是赌徒,在澳门,你可能也会踏进葡京赌场,对世界顶级豪客的一掷万金心惊肉跳一翻。狭窄的街道,老旧的西式建筑,各色的皮肤和语言,让这个的城市充满另一种绚丽。
-
卢廉若公园
位于罗利老马路与荷兰园马路交界处。卢廉若公园是港澳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名园。园内亭台楼阁,池塘石山,小桥飞瀑,曲径回廊,有如江南景色,令人陶醉。 卢廉若公园以春草堂水榭厅堂为园中建筑的主体,通过堂前的一口池塘,迂回的曲桥、挺拔的石山、幽静的竹林、淙淙的瀑布、交错的回廊,仿佛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园中假山堆成奇峰怪石,峥嵘百态,颇具苏州狮子林规划;靠近九曲桥的假
-
澳门主教座堂
位于大堂前地,主教座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历史悠久。始建于1567年,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初具规模。1937年,大堂再次改建为三合土建筑,才构成了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此景点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国第卅一处世界遗产。位於板樟堂附近高地上的主教座堂,一直是澳门天主教的中枢,右
-
旧城墙遗址
旧城墙遗址(简称旧城墙),是指大三巴和哪吒庙后的一道黄土墙,是澳门旧城城墙幸存的一部份。昔日旧城墙,为澳门军事防卫的重要部分。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之后1604年,由于中国政府不许他们私筑城墙,所以都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至1617年,澳葡官员贿赂中国官吏,使他们不加干涉,再
-
澳门梳打埠怀旧店
这是一间专门卖怀旧东西的店,虽然店不是很大,但胜在货品的种类齐全,玩具、明星相片刊物、杂志、可乐纪念品、漫画、文革产品、古董灯饰、古董烟盒、气水樽、古钞、手錶、眼镜等收藏品应有尽有,是喜欢收集怀旧物品的旅客必到之处。
-
南湾湖激光音乐喷泉
澳门特区政府对面的南湾湖,每日固定时间均有激光喷泉表演。南湾湖激光音乐喷泉由葡萄牙-西班牙公司建造,于1999年3月移至澳门,共有86条水竹、288个彩色射灯,由两套喷泉系统所组成,分别是普通喷泉和柱式喷泉。普通喷泉有多个喷嘴,可喷射出不同造型的水花;柱式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80米,加上灯光的效果,景色非常壮观。
-
莲峰庙
莲峰庙位于提督马路,是澳门著名禅院之一,建于明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 现时主庙供奉观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寿殿、医灵殿、神农殿、诅诵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十九世纪中叶,清廷官吏林则徐到澳巡阅,曾在莲峰庙台案接见澳葡官员。现时在庙前空地建有林则徐全身石像,藉以纪念林氏到澳一事。
-
螺丝山公园
螺丝山公园不仅是一个树木茂密的公园,还是澳门一个最清幽的地方,座落于鲍斯高学校对面的一个小山丘上。园中种植了种类繁多的亚热带及欧洲的植物,角落特别置有多张乘凉坐椅给予游人憩息,还设有一间葡式餐厅。公园里筑有两条环绕整座山丘的小径,可通往一个地台,在此可一揽园中美丽的风景。
-
包公庙
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当年澳门瘟疫流行,居民迷信为鬼怪作祟,遂从佛山请来包公神像坐镇三巴门,后来疫情大减,居民相信是神灵镇压了妖邪,遂建庙以供奉包公。该庙于1989年重修时,意外发现隐蔽多年的南山庙,现在两庙相连。南山庙供奉的是钟馗,不知何故被封闭,且已被封了至少70年。南山庙约建于光绪乙未年(1895),比包公庙晚了6年。
-
基督教坟场
旧基督教坟场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以解决当时新教徒缺乏长眠之所的问题。天主教会固不愿见异教徒葬于城墙之内,中国人亦不容许外国人埋于关闸以北的地方。来自英国、美国及北欧国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于城墙与关闸之间,恐防被中国人发现会发生冲突,甚至在离开之后毁坟灭尸。事情最终在马礼逊的夫人玛丽在1821年去世以后解决。马礼逊其时为东印度公司职员,便请东印度公司出面向澳葡当局申请将现址辟为
-
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
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本澳西北角,是近年来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 公园所在地段原为堆填区,占地约达七万平方公尺,长三百九十米,宽一百三十米,为长条形西北走向。 公园的景观分成两部分,东北部是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南部是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眺望中国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
-
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
澳门旅游塔高度达338米,名列亚洲区第八及全球第十高,是澳门的新标志。公众观景层离地面223米楼高四层,包括两层高的室内主观景台、酒廊、360度旋转餐厅及户外观景台,可尽室外景致。旅客除可于主观景台俯瞰澳门全景外,更可远眺珠江三角洲及部份香港离岛的景观。旅游塔设有三部玻离璃升降机,每部升机可载30人,由地面至主观景台约45-50秒左右。
-
北帝古庙
北帝古庙位于氹仔市区中心的嘉模前地,是氹仔最古老的庙宇,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据说建庙至今已超过150年。北帝古庙外形庄严肃穆,建筑古色古香。庙内的神像、金木浮雕、碑匾,以及其他物品,大都是存世不多的雕刻工艺品。从门外的石雕及庙内的石刻碑文,可略知氹仔一百多年前的历史。
-
望德圣母堂
望德圣母堂是在此地兴建的第一所教堂,俗称圣拉匝禄堂,于一五七零年兴建,目的是为了帮助麻风病患者,同时在旧城墙之外亦兴建了一所麻风院(这麻风院于一八八二年迁往离岛,于一九四七年再迁往路环)。现时的望德圣母堂是建于一八九五年,一九六六年修葺,教堂前地的入口处,更耸立一座教堂创建时的十字架。
-
主教山小堂
位于西望洋山顶的主教山小堂又称海崖圣母小堂,始建于1622年;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后,圣母堂得以逐步扩大,1835年重建成为今天宏伟的规模。圣母堂内,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圣母像,圣母双手合什,面临大海,貌甚慈祥。其下有一路德圣母岩洞,洞内岩石嶙峋,中开拱门,内立圣母像,岩洞前的空地上有一块刻有葡文的古铜墓碑,是二十世纪初天主教澳门主教埋骨之处。1918年2月18日,约翰鲍连那主教逝世,葬于
-
嘉谟公园
嘉谟公园位于氹仔海边马路侧,面临大海,边上有一座百年教堂。公园设计为正宗的欧洲风格,遍植青松翠柏,设有供人休息的石亭、石凳,是极好的休闲漫步的场所。沿着公园前的之字形小径,一直通往海边马路,而充满着欧陆情调的氹仔住宅式博物馆便坐落在此地。公园内外,景色非常优美,令人十分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