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景点
镇江,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镇江,“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
-
慈寿塔
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双塔倒坍后,在光绪年间重建现塔,适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内有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倚,面面有景,层层风光各异。若游人登塔凭栏眺望,江天市廛,尽收眼底。有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
-
救生会
救生会位于观音洞对面,现为民居,正门上题有“救生会”石额,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石。救生会是古代江上救护各种船只和渡江人的社会慈善机构。宋代乾道年间,镇江郡首蔡洸在西津渡:“命置巨舫五,仍采昔人遗制,各植旗一,以‘利、涉、大、川、吉’为识,并植旗一。”并限定载客人数,这是兼具官渡与救生性质的水上机构。明正统年间,巡抚侍郎周忱置舰2艘,并招募水手30余人驾船济渡救生。特别是清康熙四十三
-
瓦屋山(九龙山)
瓦屋山又名九龙山,地处句容市的南端,北与道教圣地茅山相呼应,西邻东屏湖国际度假村,南靠碧波荡漾的天目湖,距镇江市区50多公里。 瓦屋山的自然风景由五山四湖组成,方圆约30平方公里(约3000公顷)。这里植被茂盛,峰峦奇秀。置身山中,耳听林涛合着鸟鸣,眼望青山伴着绿水,信步游览,风光无限,真可谓山山显秀,处处见景。经专家评定,瓦屋山的生态环境在全省旅游景点中排名首位。
-
万佛塔
坐落于焦山东北峰,塔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塔内计供有一万零四百陆拾二尊佛菩萨。万佛塔为仿明清风格古塔,高七层42米,七级八面,四周以塔院相围,设东西门厅,南北碑廊。上有天宫,下有地宫,朱栏碧瓦,彩绘飞檐。白日如一柱擎天,入夜则从天宫中射出八束光柱,其势蔚为壮观。
-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坐落于江苏省溧阳市水西村。该馆原名为"新四军水西村革命旧址保管所",成立于1979年10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改用现名。隶属溧阳市文化局。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及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79年7月9日,溧阳地区
-
御碑亭
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
-
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始建于唐代,初名潜神庵,简称“印宫”。梁代天监年间(503—519)陶弘景曾结庐于此在“龙池”旁修炼。北宋江宁府奉旨为刘混康修建宫观,历时九载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竣工,赐名为“元符万宁宫”。元符万宁宫现主要有灵官殿、碑亭、万寿台、老子神像、道教文化长廊等胜景。进入茅山风景区牌坊内,有宽阔平坦的黑色公路直通印宫。
-
郑板桥读书处
郑板桥是历史上杰出的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在江苏镇江的别峰庵内是清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读书之所在。别峰庵呈四合院形制一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留着郑氏当年手书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对读书处的钟爱溢于言表。郑
-
宗泽墓
宗泽墓位于镇江市东郊京岘山的北麓,当地人称宗泽山、宗家坟。宗泽墓倚山面北,前为一片空旷开阔地,环境清雅,三面围有圈形墓圹,内驳青石,墓门面向长江,墓前竖白云石碑,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前列二层台阶,再前筑有墓道,呈微波形,两旁密集列植4—5米高的冬青树,苍翠浓郁。墓道前有牌坊一座,正面刻着“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墓地左右岗峦环抱,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庄重肃穆。宗泽(1059—
-
醋文化博物馆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这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坐落于镇江市312国道旁,由恒顺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是江苏省“十一五”百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被列入“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是镇江市第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分醋史馆、老作
-
宝华山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北部的宝华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437.2米。每到夏季,宝华山上就开满了黄色的野花,所以人们又称宝华山为花山。宝华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梁代的宝志高僧来此讲经传教,宝志高僧传说是济公的在人间的化身,所以此后这里名声大噪,宝志高僧圆寂后,这座山便改为宝华山。宝华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到宝华山旅游,可以看到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是距今拥有7000年历史的文化
-
老子神像
江苏省句容市的茅山以道教闻世。1998年,句容市在茅山元符万宁宫道祖广场上,塑造了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神像。神像净高33米、重达106吨,由226块特制紫铜板焊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道教神像,现已入选吉尼斯记录。老子神像端庄慈祥,两耳垂肩,美髯拂胸,右手执太极扇,左手举于胸前,霭然的目光充溢着智慧。神态仿佛正向人们娓娓讲授他那传世之作《道德经》的真谛。老子像甫落成,一群颇具灵性的马蜂便飘然而至
-
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与五柳堂近在咫尺,占地近600平方米,建于光绪年间,前后四进九间,四周围墙,正门朝南。进门见小池,左首为雅室,内置古物字画,右进回廊与后院相连,后院有半亭、亭台、月亮门等建筑。主建筑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雕花门窗,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种植花草树木数十种,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腊梅、桂花、月季、黄杨等。尤其是一棵百年香圆树与古井形成“橘井流香”意境以
-
芙蓉楼
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如今,芙蓉楼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的和湖南洪江。江苏镇江芙蓉楼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楼,都是名闻天下的芙蓉楼。而根据诗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吴楚之地判断,此芙蓉楼应该为镇江的芙蓉楼。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
-
百寿亭
百寿亭位于焦山西北半山腰别峰庵下。该亭是一座用砖砌成的方形凉亭,周围有墙,墙头与亭檐之间用瓦镶成一排古寿字图案,东、西、北三面墙有拱门,东西两门山路贯串其中。南墙内壁中间竖嵌着四块条石,上刻一百个不同样的篆体寿宁,变化巧妙,别具匠心。上有横额“百寿亭”三个大字,北面门头上刻有“水云深处”四字。现在亭内有石凳,可供游人小憩。此亭的来历:相传清末有一善士范某,看到焦山脚下别峰庵的山路非常崎岖,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