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丰湖岛内,创建于宋宝二年(1254),初址在惠州银岗岭。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6),惠州知府王煐在黄塘(今丰湖书院址)重建。王煐曾在《丰湖书院记》中叙述建设书院因由云:“诵读之士,往往散出山谷乡落之中,索居离群,闻见寡眇,余思所以聚之,乃买叶氏孤屿废,并前守所置义学地基,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 或旧或新,以为游息之地,名曰丰湖书院(王煐《丰湖书院记》)。”
丰湖书院自宋始创后,其间命运多舛,时兴时废。至清嘉庆六年(1801)惠州知府伊秉绶应惠州十属士绅之请,重建丰湖书院。伊秉绶进士及第,廉史善政,卓然有声,诗书尤为精绝,被称为清代碑学的开山鼻祖。所聘第一任山长宋湘为岭南才子,能诗善书。
《清史稿·列传》誉他为“粤诗自黎简,冯敏昌后,推湘为巨擘”,《国朝诗人征略》赞他“挥毫洒翰,皆具倜傥奇之概”。
清代重建后的丰湖书院所聘山长均为当时名士,大部分出身进士。自复建后至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近百年时间,是丰湖书院最辉煌时期,期间培养了大量人才。如有被梁鼎芬山长誉为“行尽江山见此才”的江逢辰,有被钱仲联誉为“小李广花荣”的李绮青,称其诗“上接翁山(屈大均)”,还有名人杨寿昌、许寿田、张蔚增、祝嘉祥、祝庆祥、叶熔煌等。时人将丰湖书院与广州广海学堂、肇庆星岩书院、顺德容山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之一。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