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庵位于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石庵山(古称石瓮山)西面半山坡,距潮州市区约15公里。山上高树凝烟,怪石嶙峋,曲径迀回,洞穴幽邃;山下碧溪流水,清幽雅致。石庵依山而筑,尽得自然之神韵。庵分二层:上为佛堂,白墙灰瓦,十分简朴,堂前有桂花一株,高逾一丈,植于明代,据传为明末公主(郡主)手栽,芬馥异常;下为自然岩洞,洞虚如室,可容十数人。从山脚登蜿蜒小径而上,可见路左峭壁上,镌“寒拾留响”、“不昧因果”的摩崖石刻,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手书。
从广东潮州市区中心向东北约20公里,便可抵达湘桥区意溪镇桂坑管理区山中的石庵(也称“最上岩”)。它创于明朝(1368—1644),1979年至2000年恢复并大为扩建,以其石洞清幽、坑泉长流和相传明朝尚书黄锦(1572—1654)逃难至此留下题刻,而于1987年12月1日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引人入胜。
石庵历史悠久。据说创自明朝,系一位江西省人和尚来此,利用天名烟岩洞所创,在洞顶山上(今大雄宝殿后面)辟田3亩,筑一寮于田边,世称“江西寮”。后题“最上岩”。石庵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们搬走所有塑雕像到山下,或捣毁,或烧掉,岩寺变成农场的牛寮、猪舍。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政策放宽,自1979年起,刘财女居士、黄宗修姨来此修葺,恢复佛事。后由法云法师扩建并任住持。1988年10月获潮州市宗教局批推登记。
石庵于1987年被列为潮州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