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 > 福州 > 乌山

乌山

乌山

  • 51人想去
  • 33人去过
  • 想去
  • 去过
  • 位置:永泰县 203省道
  • 电话:
  • 票价: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
地理位置
  乌山位于云霄西部,海拔1117米,脉走闽粤两省,千米以上山峰如笏冲天,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具有泰岳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凉等名山的优点,又有雄、奇、秀、险、幽等特色,是游客猎奇、探险、寻幽的最佳去处。乌山还是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电台处,军械所秘密通道等十多处革命胜迹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乌山又称乌石 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 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因此,"三山"成为福州的别称。
乌山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为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
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乌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
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从山的东南麓乌山路拾级登山,行数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为冲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后壁镌刻楷书"古放鹤亭"4字。台旁还有宋程师孟的篆书石刻"冲天台"3字。"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这就是"天台桥"。此桥奇险,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再行数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师孟所建,并立了道山亭题刻。当时他还约请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领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由于曾巩文章的张扬,道山亭更驰名远近。
  从道山亭沿石岗西下,至天章台。这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吟咏“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诗句的所在。篆书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跃于石上。过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雳岩”。此石长达10米多,分裂成两半,中留缝隙。
自然奇观。
乌山可以从正面进入外,也可以从道山路处入。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
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人文景观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剌曾咏有“晚凉上乌山,置
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雷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雷岩由此得名。
摩崖石刻
  霹雷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侵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金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遍野,福州城垣危而
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霹雷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记废。
乌山石篆
  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最著名的要数华严岩侧的李阳冰"般若台铭"篆书石刻。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宽2米,小篆,共24字,字径43厘米。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称为"大小李"。这块石刻与浙江处州的射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
  乌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较多。许多著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诗文和题记。天秀岩旁,还留有明朝宰相叶向高草书诗刻一首:"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人今何在?樽入平原酒不空。"运笔疾如龙蛇飞舞。在清冷台西,有"饮岚"2字石刻,也系篆书,字径
50厘米,是清代画家广陵禹之鼎题。从先薯亭北出,可观赏到石壁观音。相传此处原有一天然岩石,在
1000多年前遭雷火袭击,岩壁上显现隐隐约约的现象。后人便将其加工成浮雕的观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补足,成为一组石雕与泥塑结合的艺术品。这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风格,是福州一带较早的古代雕刻艺术。
  乌石山还有一尊石壁观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轰击而成,后人在此建大士阁。现存建筑物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士阁分正殿、客堂、别殿,外围宫墙,有著名的濛泉,清冽泉水渗于附近岩石隙间,现在这儿开设茶厅。
  鸦浴池在石壁观音西南,也是雷火击成的小石池。池宽广约2米,池内有泉,大旱不涸。古时每到黄昏,"夕阳萧疏,群鸦乱浴于此",故称为鸦浴池。鸦浴池泉水清冽,是极好的沏茶矿泉。历代名人曾在这儿品泉,清代孟超然夸它:"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
  天秀岩在鸦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组挺拔奇伟的大岩石构成。天秀岩的名字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华将元顺帝皇太子所赐的"忠孝文武"4字刻于此处岩上,以得天独秀自诩。100多年后,薛逢(唐咸通中为侯官令,有政绩)的后人在此重建薛老庄。明万历年间,福州诗人多借庄中结社吟诗。宰相叶向高也曾应薛氏
后人邀请,在此唱和,并留下草书诗刻一首。沿石板路步至向阳峰,可眺望台江、仓山景色。从向阳峰
转北,可达双峰梦,双峰梦山巅有两块巨石伏地,远望如两人沉睡于幻梦之间。两石之后有凌霄台,凌霄台是乌石山的最高点,台面宽广,可容数百人。旧时重阳节,人们便在此登高、放风筝。宋代书法家蔡襄曾写下《登凌霄台诗》,诗中有"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子夜先看日,阴崖得后春,三山空锁碎,万落自埃尘……",描述乌山的峭拔挺秀,同时也说明800年前福州南台还是一片旷野,故登乌山可观日出和望闽江激流风帆。凌霄台东,有三块天然大岩石相互撑架成一个大岩洞。洞内可坐数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两个大字,取以石为天的意思。石天周围有不少名人题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
名亭奇闻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著有《金薯传习录》。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长三四米,堪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
名人传说乌石山除36奇景之外,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
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
道教名山
  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如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等。
  乌石山南麓灵鸳庵左,有南宋遗民游汶居所。游汶曾得罪奸相贾似道罢官,元初不仕,并自题其居曰“遗民浮宅”。他平素穿一布袍,自书其背日“遗民破袖”,其气节可与郑所南同誉。山之东北麓有“第一山”,邑人建“第一山房”。屋旁鳞次台,登其巅可望城中屋宇鳞次。石山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3字,宋朝状元黄朴曾居此并刻诗一首于石:“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七百年。若使儿孙能守分,免教沧海变桑田”。革命前辈邓拓也曾
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第一山房”已辟为“邓拓纪念馆”,古老的乌山,也为此而生色。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怎么过去呢?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口碑如何,推荐玩什么?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