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禅寺是青海湟北名寺之一,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地巴扎藏族乡的重要寺院,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寺院座北朝南,恰恰座落在山似凤凰展翅落地势的凤凰腹部,十分壮观。寺前是发源于阿米赤列布神山(俗称龙王山)的甘禅河婉蜒东去,其照山则是上下狼牙沟中间的奇山峻岭,满山的苍松翠柏,更增添了照山的雄伟和壮丽,其形犹如“仙人搭坐”之式,山青水秀,具卧龙落凤、瑞德吉祥的风水宝地。建寺者为丹麻.慈诚嘉木措,明后期人,是安多有名的高僧之一,虽无著作留世,但其学识之渊博,显密经教之精通,品德之高尚,为雪域高原所称赞。
历史上,甘禅寺戒律严谨,学风优正,培养了一批高僧大德,受到信教群众的信誉,在甘肃、青海藏区有一定的影响。藏历第十一绕迥木马年由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的弟子丹麻·慈诚嘉措始建,初修经堂一座及内供嘉赛头盖骨为内藏的镀金铜塔,后建讲经院,称噶丹勒夏琅,后经历世丹麻活佛、巴扎活佛的继建,使寺院具有一定的规模。兴旺时有大经堂、续部学院、胜乐学院、法舞学院、医药学院、密集学院、护法殿、总务所、茶室、丹麻囊、巴扎囊及数座佛塔、本康、僧舍等建筑,有僧人700多人。至1955年有僧人55人,1958年拆毁。1981年10月重新开放,重建小经堂,购置了大藏经和其它经卷及法器,现有僧人20人。小经堂建筑为三转五,共三层九十八间。一楼大殿正中央有寺主丹麻活佛的法座,后面塑有大威德金刚,依此顺右侧有欢贡德唐卡画像一幅,泥塑宗喀巴三师徒像,高约1.7米,二十一度母泥塑小像一千尊,释迦牟尼佛一尊,高三尺余,另外有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普明宏光主佛、护法神母等塑像。泥塑高1.6米的药师佛、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各一尊。1米高的木雕弥勒佛一尊,高一尺五寸的释达牟尼佛一尊。不动罗汉四十九尊,殿正中挂着第五世丹麻活佛图丹嘉措唐卡(卷轴画),其四周由一至四世丹麻活佛绣花制作的唐卡,六庄严画像十二幅,还有二十一度母、莲花生、观世音菩萨、药师佛、普明宏光主佛、无量寿佛、宗喀巴、无量光佛、白伞盖等70余幅画像。在宗喀巴唐卡后有三世达赖喇嘛圣足踩过而留有足印的石块。二层右侧为本寺供奉的四面明王密宗吉祥依怙护法神——欢贡大神殿,供奉大威德金刚、怙主、阎魔护法神等画像。这些佛像大部是寺院开放后新制作的。左角侧为杰康,供奉诸护法神。本殿内存放着跳观经(举行祈愿法会跳法舞)用的旦坚曲加、欢贡等护法神面具二十余套,还有宽八米、高十五米的一幅弥勒佛像案,举行晒佛法会时用。还有拉萨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德格版藏文大藏经《丹珠尔》各一套及其它经卷。大墙正面有四大金刚画像,经堂周围建了约三米宽的嘛呢廊房,装置了嘛呢轮子268个,再加经堂台子上两个亿的六字真言嘛呢大轮,全寺嘛呢轮六字真言数达15个亿,修嘛呢轮耗资2万多元,由当地信教群众和门源、天祝抓喜秀龙滩的部分信教群众捐资。丹麻昂于1998年在寺管会负责人牛多杰的倡仪、主持下,在原昂谦遗址上动工修建,共二层五间及宅院。甘禅寺有两支活动佛传承系统,即丹麻活佛和巴扎活佛;其中丹麻活佛传承系统为寺主活佛。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