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 > 马桥遗址

马桥遗址

马桥遗址

  • 168人想去
  • 53人去过
  • 想去
  • 去过
马桥遗址在上海市区西南的闵行区(包括原上海县,撤县后与原闵行区合并)马桥镇以东2公里,北纬31度2分、东经121度23分12。遗址发现于1959年,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两次发掘。  对马桥遗址分布范围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的两次发掘认为,遗址的分布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松路南的俞塘河南北两侧。通过近年来的进一步研究,对马桥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规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目前所知,马桥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良渚文化(个别遗存可以早到崧泽——良渚过度阶段)。根据历次发掘结果,良渚文化遗存在遗址中部(I区和20世纪60年代发掘区域)比较丰富,主要分布于砂堤之上和砂堤西侧,地层堆积比较厚,既有居住遗存,也有墓葬。在遗址北部(II区)、良渚文化遗存比较贫乏,以墓葬为主,也分布在砂堤之上和砂堤西侧,砂堤东侧只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第二阶段是马桥文化,这是该遗址最重要,也是分布面积最大的文化遗存,它们在遗址中部和北部、砂堤之上和东西两侧都有分布,而且相当丰富,是这个时期环太湖地区极为罕见的一处大型村落遗址。第三阶段是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发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堆积、战国时期和宋代墓葬、唐代水井等遗存。马桥古文化遗址的第四层被考古界视为太湖地区(包括杭州湾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  马桥文化有一个奇特的返祖现象:即在其他地区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均未发现,遗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杂件。同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这种现象,考古界认为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沿海地区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沿海先民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乡。这一地区众多聚落荒废,人畜大批死亡,造成马桥文化突然衰落,与良渚文化风格传统渊源相中断。  公元前2000年前后,正当江南出现文明曙光的时候,一场特大洪灾袭击了大江南北。这场灾难使大片农田淹没,大江南北成一片汪洋,原本发达的良渚文化突然消失。直到夏禹领导治水,经太湖地区,“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将长江下游诸江水通流入海,等洪水逐渐退去后,先民们又在太湖流域重建家园。分布在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就是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无锡以江阴花山遗址最具代表性。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怎么过去呢?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口碑如何,推荐玩什么?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