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之间,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全长约1237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营造出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闻名遐迩的上下九商业街位于老城区西关,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全长1237多米,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日客流量达60万次。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老西关美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上下九步行街的标志性建筑是连绵千米的骑楼街。
上下九其实是两条马路,以前叫上九甫、下九甫,今叫上九路、下九路,从人民南路至恩宁路,全长1000多米,包括第十甫在内。据记载,早在6世纪,上下九一带就形成了商业聚集地,也是广州中外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段之一。宋代时,下九路一带称为绣衣坊,形成了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至明代,随着大观河的开凿,下九路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今日上下九所包括的上九甫、下九甫和第十甫,便是得名于此。
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一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清代,上下九是十三行豪商巨贾的私家园林。下九甫,即今荔湾广场一带,原有梁京兆第大宅子,每座三四进,延绵百米,为十三行行商梁经国的府邸,俗称下九梁。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梁经国、梁纶枢、梁同新、梁肇煌、梁庆桂、梁广照、梁方仲、梁嘉彬、梁承邺七代名人,演绎了行商后代由商而仕而儒的时代变迁。清代晚期,位于下九甫绣衣坊的文澜书院是广州商界的“众议院”,为绅商代表议事场所。1918年,广州政府掀起拆城墙运动,西关商人的西关大屋被大量拆除,同时把土地分级出售,鼓励兴建骑楼取而代之。20世纪30年代初,政府重点划定广州三个商业区,上下九便是其中之一。上下九被扩筑成宽17米的马路并兴建骑楼,逐渐形成了商业街。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