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 > 多伦路文化街

多伦路文化街

多伦路文化街

  • 93人想去
  • 237人去过
  • 想去
  • 去过
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开发和建设,10月22日,虹口区委区府1999年度的实事工程——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在市民们期盼的目光中,终于撩开面纱,向人们展示出路通、灯亮、树绿、钟响、店开的绰约风姿。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作为虹口区“抢救文化遗产、保护故居遗址”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成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一处引人注目的新景点。在四川北路北端与多伦路的连接处,耸立着内径高4米、宽3.8米的牌楼,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上方,上海市老领导汪道涵亲笔题写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名,让人迎面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脚下,一条褐红色的呈几何型图案的弹阶路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婉蜒地把人们引向尘封许久的历史深处。走过牌楼,漫步前行,多伦路250号一座砖木结构、立面浮雕纹样清晰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映人眼帘;相去不远的215号是一座西班牙式花园别墅,全国最大的古钱币博物馆——金泉古钱币博物馆就落户在别墅对面的弄堂里;顺着215号建筑往里走,藏书票收藏馆、南京钟藏室、藏筷馆、奇石馆和苏韵阁等极具个性特色的收藏馆顺序排列,凸现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文博街市”的主体特色。多伦路上,造型简朴的黑色路灯灯柱相间而立,让人想起那已经消逝的久远年代。站在左联纪念馆向前望去,多伦路“L”型路径的拐角处,一座高18米的“夕拾钟楼”镶嵌着由机器人操纵报时装置的青铜时钟悠扬的钟声寓意中华优秀文化的亲和力向四方发散,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走过钟楼,名闻遐迩的基督教鸿德堂就在眼前,这座国内罕见的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作为基督教教堂的鸿德堂正面墙上,那稣受难的十字架历经沧桑,依然向人们发出无言的警示。鸿德堂和公啡咖啡馆以及风格迎异的优秀近代建筑一起,向人们展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中西合壁的文化魅力。看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精心点缀的小品街景,看着街心广场上姹紫嫣红的花坛,看着古朴与现代、凝重与轻灵各异的千姿百态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看着在朝阳中熠熠发光的“百年老店、恒丰茶庄”铜牌,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正从历史走向现代,从现在走向未来。以“交相辉映的故居旧街老弄堂、鳞次栉比的画廊文苑博物馆、连片成市的古玩字画收藏品、相映成趣的酒吧茶坊咖啡屋”为基本特色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已经初见轮廓。作为虹口区标志性的文化工程,作为都市文化旅游的新景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所内蕴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演进”的重大主题,己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就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向市民撩开面纱的这一天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中心在这里主办了“历史文化与城市演进:上海《虹口类型》研讨会”,包括丁景唐、秦绿枝、沈寂、俞新大、李天纲、施宣圆、郑祖安和承载等在内的一批上海史研究专家汇聚多伦路,演绎了一出”群贤毕至话多伦”的文坛盛事。从工程进度看,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开发和建设刚经历了短短的10个多月,但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进行开发和建设的思考却源自九十年代初,虹口人提出了以鲁迅公园为轴心、以多伦路一带名人故居和文化遗址为内涵的“雅文化圈”设想,这一设想三年后被列入上海市文化发展规划;在开发建设“雅文化圈”设想的启迪下,虹口人于1996年萌生了开发多伦路的具体想法;1997年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大力发展都市旅游”的战略构想,虹口区委和区政府正式开始对多伦路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城市形态规划设计;1998年,虹口区委和区政府决定开发建设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和国家旅游总局副局长孙刚先后视察多伦路,对规划设想给予高度肯定;同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开发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修旧如初”的开发原则。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首期工程的胜利竣工,为后续工程的深度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另一端的牌楼,就是流光溢彩的四川北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两端都与四川北路衔接的独特地理位置,似乎孕育着某种巧合,可以期望:流光溢彩的四川北路正昭示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流芳溢香的明天!

需不需要门票,价格是多少?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怎么过去呢?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

口碑如何,推荐玩什么?

目前暂无解答,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