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景点
成都从古至今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因为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因为它地处于龙门、邛崃山脉之中,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孕育了整个川西平原。
-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蓥华山位于什邡县城西北,与绵竹、茂县、彭县九峰山景区相邻,处于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距县城37公里,离成都市区98公里,景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峰顶高3160米,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高山深谷,群峰竞秀,林木繁荫,野芳幽香,风光绚丽多姿,引人入胜。有多处跌水,形成瀑布,以三跌瀑布最有特色。蓥华山植被极好,有“蓥华叠翠”之美誉。有珍稀植物珙桐、银杏、红杉、楠木、连香树,观
-
元通古镇
清末民初,元通号称"小成都"。湖广、江西等省的商人也到此经商并建造会馆,精明的元通人在江边筑起了场镇。从元通镇粮站的一道大门进去,爬上一栋6层楼楼顶,从楼顶可以看到,大片青瓦屋顶,沿着文井江鳞次栉比,临河而居,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味道。用“古老”来概括元通古镇再合适不过了。在半边街尽头的老石拱桥边的吊脚楼小憩,看江水从身边流过,想象着1600年前元通的繁华,
-
白塔湖
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白塔湖位于竹编乡道明镇,景区三面环山,湖旁山巅有一座白塔雄姿挺拔,故名“白塔湖”。景区内湖光秀丽,山色迷人,三面青山绿树环绕,山青水秀互相辉映,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湖东面的白塔山上有始建于隋的舍利宝塔(白塔)和白塔禅院。以白塔禅院为中心,周围的山川岛屿都染上了浓厚的佛门色彩。白塔山原名和尚山,其他山头、山岗、山坡、山沟之名均由此派生。它西面的小山形似木鱼,故名“木鱼
-
干龙池
干龙池位于城都市的彭州境内北部的干龙池,海拔高度4500米。是龙门山区的古冰川湖泊之一。在此可观赏多种古冰川活动遗迹、高山石漠景观及云海,具有科考、登山、探险旅游价值。
-
竹溪湖生态区
竹溪湖是一座人工水库,建在邛崃市南河一级支流竹溪沟上,距邛崃市区8公里,湖似妆镜,山如眉黛。处于佛教丛林鹤林禅院与密宗福地盘陀寺之间,有省级保护文物单位唐代的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宋代陆游、文同在邛时常游于此。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于1985年莅临,挥毫题写“竹溪湖”三字,镌刻在水库大坝左侧石碑上。竹溪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00余亩,蓄水量300万。兼具灌溉、防洪、旅游、养殖等功能。湖呈掌
-
罨画池
罨画池位于城区中心,占地约38亩,素有川西名园之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大门的仿明清建筑系新近规划之作,不久,园区将按规划扩大至百亩左右。罨画池历史攸,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亦曾称东亭、东湖。唐宋时期的罨画池为官司府地方官们待客的花园,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直至明、清都被誉为蜀州胜景。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今崇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杜甫曾作《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
龙门山
龙门山风景区距成都市89公里,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最高峰太子城4812米。全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流水地貌,群峰耸立、重峦叠嶂、峡谷深切、激流奔腾、瀑布飞泻、彩虹悬涪佛光神奇、风光旖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山断裂带中南段,地层古老,地史久远。区内著名的青藏大冰盖冰川漂砾是20世纪末发现的世界罕见的地质遗迹奇观,又称为龙门山推覆构造,被誉为“地质科学迷宫”,宏大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和壮观奇特的彭州飞来
-
玉堂窑址
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5公里的玉堂镇凤鸣、岐山村及中兴镇横山村交界处,因其地陶瓷碎片散落面积颇广,人称"瓦子坡"。在面积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上下分布有18个窑包,人称"上九包、下九包"。窑包范围内到处是废弃的瓷片和窑具,有的地方堆积层厚达5~10米。1977年在罗家窑包和何家窑包进行试掘,并清理一座残窑。清理出土碗、盘、碟、瓶、炉、
-
慧园
慧园位于成都市西郊百花潭公园内。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成。由于其景观和布局多以巴金作品《家》中高家花园及部分建筑为蓝本建造,故命名为慧园。庭院坐西南朝东北,占地约3000平方米,两进,前庭有牡丹厅,后庭为紫薇堂,两院由回廊连接,牡丹厅中及两廊厢内置花卉盆景,悬名人书画。紫薇堂系砖木结构,风格颇具川西民宅特征,现已辟作陈列室,陈列有关巴金生平的历史照片、实物等数百件。近年来巴金多次向慧园赠送的作品
-
万里桥
万里桥位于成都市城南锦江上。是古时乘舟东航起程处。三国时蜀费伟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伟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桥由是得名。杜甫《狂夫》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唐张籍《成都曲》有对当年附近市容的描绘:“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汉、唐旧桥已不复存,今桥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乾垄光绪年间两次修茸。为7孔石砌拱桥,长85米,宽15米,系市区南行
-
理工学院博物馆
理工学院博物馆馆内展品丰富,馆藏独特,尤以恐龙化石最为著名。目前拥有马门溪龙、沱江龙、四川龙、盐都龙、东北龙、禄丰龙等不同种属的恐龙十余条。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合川马门溪龙举世闻名,全长22米,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而且是我国研究最深、展出最早的恐龙化石。此外,在馆中与恐龙一同展出收藏的还有形态不同、大小各异的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除恐龙外,博物馆中最具特色、与众不同的珍藏品还有:大熊猫、剑
-
杜鹃城遗址
杜鹃城遗址位于郫县县城以北一里许。据文献记载,杜鹃城为古蜀国望帝、丛帝两代蜀王的都城。望帝定都于郫,死后魂化杜鹃,所以称为杜鹃城,它距今已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部分城墙还依稀可见。杜鹃城遗址是考证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
西南日月城
西南日月城位于成都市近郊----双流牧马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内,是一座以西南民族文化艺术为主,辅以现代化游乐科技手段的大型民族文化艺术主题的公园。该公园计划占地2300亩,计划总投资十亿元人民币,营造“走向西南,万物之英雄”、“奥秘世界”、“日月生辉”四大主题园区。集旅游、娱乐、休闲、度假、宾馆、餐饮、教学、商贸、表演、会议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服务体系。前期开放的第一园区-----“走向西南”为全园之
-
磬陀寺
因有大石如磐,故得名。自唐至清,为佛教著名胜地。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原名开元寺,明改为磐陀寺。现存大雄宝殿,系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重建,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培修。大殿正中,保存有三尊泥塑佛像,即佛家所称“弥陀三圣”,又称“西方三圣”。殿内尚存的工笔重彩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
大邑子龙庙
子龙庙又称将军庙。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赵云墓前。庙几经兴废,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县李德跃重建子龙庙。乾垄嘉庆间进行过三次大的修葺,道光、咸丰年间又加以维修和扩建,成为拥有三重大殿的祠宇。1930年,划为郊外公园,又在庙内建扩荷池、筑月台、坪梅亭、小沧洲、占荷亭等楼台亭榭,使子龙庙的环境更加宽阔优美。尤其在每年庙会期间,远近游人,熙来攘往,盛极一时,别有一番情趣。近年又将正殿、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