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景点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时间最长的城市。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众多。
-
都城博物馆
馆址设在周公庙,在洛阳市定鼎路东侧。以表现洛阳五座都城格局风貌与古都城池建设史为主要内容。1989年9月正式建馆。规划陈列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南区为周公庙古建筑群,其轴线两侧廊房中陈列周公生平事迹,用历史文物、图表、塑像表现周公东征平叛、营建洛邑等重大事件。北区和东区为古都城池建设史陈列及5座都城(夏、商、周、汉魏、隋唐)大型露天模型陈列区。西区为小型园林,
-
福昌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城西30公里处的福昌村。据旧县志记载,隋朝曾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全面修葺,近年又翻修一新。此阁坐北朝南,阁顶覆盖黄绿琉璃瓦,阁前筑有120余级石阶,气势雄伟。阁内塑有祖师金身,阁的东西两侧山崖上修建有吕祖、华佗、老君、鲁班、药王、西佛等神洞,每月初一、十五香烟缭绕,诵经声不断。阁下燕堂书斋为宋人乐辅国建造。原有殿
-
高龙中岳庙
高龙中岳庙保存得相当完好,卷棚、大殿琉璃瓦光亮如新,墙上砖雕不损原样。大殿面阔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四面檐部皆用斗拱,室内梁柱又用斗拱,显得十分华丽,且均有彩绘;殿顶山脊上垒砌精美的雕刻图案,有鱼跃龙门、祥龙腾云、吉祥(象)图等;四角戗脊上原有韩信、庞涓、子都、罗成塑像,“文革”时被毁。依中轴线,大殿前有两座三间宽青瓦房殿堂,二殿两旁有精致角房,大殿后有寝宫数间,亦为青砖青瓦。院内有清朝年代不详立
-
古唐寺
位于洛阳市东郊唐寺阀村内,始建于唐朝,原名福先寺。该寺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坐南朝北,而一般中国佛寺的取向均为“坐北朝南”式。据有关资料记载,古唐寺的原址在今天洛阳市郊区瀍河乡塔湾村西头“唐寺崖”处。明朝时一度洛河泛滥,将寺冲毁。洪水过后,乡民将寺中留存的部分遗物北移数里,重建寺院。寺内现存山门殿、观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另有碑石十余方
-
皇觉寺
过龙门入伊川,在洛栾公路西边的郭寨村,有座以泉水饮誉古今的皇觉寺。据《洛阳县志》所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为龙门十大寺院之一。原本规模宏大,后屡遭损毁,现仅存伽蓝殿和西厢房。伽蓝殿背依龙门山南麓,殿内原有壁画,现在多已湮灭。顶为硬山式,青砖青瓦,五脊六兽。西厢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径一米余的砖砌古井,水清且浅,人称水甘
-
蟠桃山
蟠桃山位于洛阳栾川县城西南10公里处,东依栾川县城、鸡冠洞风景区,西临伏牛山滑雪场,南望君山老界岭,北连洛卢快速通道,游览面积达22平方公里。蟠桃山风景区有“中国第一天然石桃”,以四季交相辉映的奇花异木为铺垫,以飞泉吊瀑、碧渊深潭为衬托;以峭峰、怪石、深谷、峡谷为背景,配以优美的神话传说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
-
神灵寨森林公园
位于洛阳西南90公里的洛宁县熊平山北坡三官庙林场境内,在县城东南26公里处。景区总面积5300多公顷,有2200多种植物,300多种动物,景区内古藤老树,林海浩瀚;涓涓清流,潭瀑相连;奇峰怪石,古刹名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古战场,不但山水奇特意境美,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我国最大的石瀑群,别具特色,那石瀑如江海倾泻,银河倒卷,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景区分神灵游园、神灵秀水、神灵名山,神灵古
-
木札岭
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洛阳市嵩县东南部,是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态旅游区,距洛阳120公里,311国道、临木公路直达景区。景区东西毗邻石人山、白云山两大景区,由九龙河谷、原始森林。、官帽峰、石林、石人老君峰五大景区组成。
-
汉光武陵
汉光武陵本称原陵,又称汉陵,俗名刘秀坟。在洛阳市东北约40里,今孟津县白鹤公社境内,南依邙山,北临黄河。陵冢高大,周长约1400米,高约20米。陵园四周有短墙回护,内植古柏千余株,苍劲挺拔,葱郁幽静。陵园西面为光武祠。光武殿前大道二侧原有古柏二十八棵,相传为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的化身。陵冢前的巨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上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十
-
汉魏故城
汉魏故城在洛阳市东十五公里,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均以此为都,4代共历时330多年。因主要是东汉、北魏两代,故称汉魏洛阳故城。1962年开始全面考古发掘,得知今存遗址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残长3700米,南垣为洛水冲决。残垣一般高于地面1一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均用夯土版筑
-
杜康仙庄
几千年来,酒祖之乡的人们凭借天资宝泉,继承传统工艺,使杜康酒不断发展,创造了中国酒文化的一座座丰碑。;杜康村是中国秫酒的发源地,中国酒文化的摇篮,有很多宝贵的酒文化遗产,你们要很好地加以保护,造福子孙后代的指示,在杜康造酒遗址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酒文化旅游胜地--杜康仙庄。 杜康仙庄位于城北25公里,龙岭和凤岭之间,依山傍水,仿古设计,主体建筑为廊院式格
-
藏梅寺
藏梅寺本名白云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顾县乡回龙湾村,因背靠白云山而得名。旧时香火鼎盛,规模宏大,有四层院落,头层为四大天王殿,殿前东壁塑有黄巢坐像,披盔戴甲,气势不凡。据《巩县志》记载,唐代黄巢起义西伐长安时,曾在此驻兵,并挖洞贮粮。直到今天,附近还有阅兵台、练兵场、饮马泉等旧名。二层大殿供弥勒佛像。三层为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佛。最后一层是僧人居所。藏梅寺位于青龙河谷中,峰峦拱秀,溪流萦回,
-
二里头遗址
在洛阳市东约18公里,偃师县二里头村。地处伊、洛二水之间,为夏代都城遗址。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1959年开始大面积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文化层中发现两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其中西边一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宫殿基址,四周环以廊庑。在遗
-
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张钫先生酷爱金石字画,并广泛征集,在故宅花园“蛰庐”内建斋收藏,由王广庆命名、章炳麟题额为“千唐志斋”。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青要山
曾为轩辕皇帝“密都”,位于新安县西北部,距洛阳市66公里。自古以来,它就以神秘莫测和山水之胜闻名于世.分为城崖地、始祖山、畛湖、龙潭沟、袁山、漏明崖五区。区内峰峦迭翠,深谷清幽,怪石嶙峋,碧水长流,更有珍禽异兽出没于山间.被国家定为‘娃娃鱼”(大鲵)保护区,数十处龙山、仰韶文化遗址,人类祖先的生活遗迹随处可见。山中木兰山、三道箭、武罗山潭、通天洞、冲天壕、青女峰大小漏明、葫芦、刀臂石等数十处景观